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72.68
  • 學位論文

「遊的詩學」──六朝山水之遊的生命情態

The Poetics of “You” --the Mode of Existence of traveling in mountains in the Six Dynasties

指導教授 : 蔡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六朝新興的「山水詩」,向來為學界所關注的熱點之一。本文擬在既有的關於「山水詩」研究成果之基礎上,進一步探問「山水詩」中所體現的人與山水之互動關係究竟如何。而「遊」,作為六朝人最尋常的接觸山水之方式,也體現在「山水詩」的創作中。因此,本文聚焦在當時盛行的「山水之遊」此一活動上,試圖探求時人透過「山水之遊」的活動所呈現的生命情態。  本文題目為「遊的詩學──六朝山水之遊的生命情態」。副標題之義,已如前述;至於主標題所謂「遊的詩學」,則係參考了中國古代「以詩為學」的傳統「詩學」觀。傳統的「詩學」觀包含兩個層面,即:「如何作詩」以及「如何體現自我的生命情態」。二者當渾言以觀。唯因與創作實踐有關的層面,可以「山水詩」作為「美典」,而既有的研究成果已甚豐贍。本文的重心,乃聚焦於尚未獲得充分開顯的部分,即時人透過「遊」的活動實踐,所體驗到的與所呈顯出的生命情態,或者說存有的樣態。  本文對於六朝人「山水之遊」所呈顯的生命情態之研究,基本參考了西方以人的「存有體驗」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的「現象學」(Phenomenology),特別是Martin Heidegger 所揭示的,作為人的存有構造之「在世存有」(In-der-Welt-sein)的概念;而此一存有構造所賴以開顯者,是為「存有理解」(Seinsverstandnis)與「情態性」(Befindlichkeit),後者即日常所謂的「氣氛」、「氛圍」。本文的論述將基本循此構造以開展,分別說明六朝人對於「遊」此一行為、活動所可能帶有之理解,以及時人所主要進行「遊」的場所和氣氛;最後,再統合此二部分而言時人透過「遊」的活動所開顯的「世界」。  第一章,針對六朝以前既有的「遊」的概念進行分析,得出幾項「遊」的概念的基本內涵性質,如:「無所限定」、「自由」、「可能性」和「交通」、「交往」、「溝通」等。第二章則探討在六朝「玄學」思潮的影響下,時人對於「遊」所做的詮解,以郭象、支遁和張湛三位思想家為代表。在三人的思想體系中,「遊」的概念都被視為一種理想的人格實踐所呈顯的生命理境;而這樣一種生命理境所反映的,即是「自然」。在此脈絡下,「遊」乃被理解為對於「自然」的履踐。綜合一、二章的內容,即六朝人在進行「遊」的行為或活動之際,所已然帶有的對於「遊」本身的理解。 第三章,則探討六朝時主要的「遊」的「場所」,「山水」和「園林」中所帶有之「氣氛」。「山水」所具有的場所精神,在當時被理解為與名教價值相對、不為仕宦所攖累,可在其中實現生命「自然」存有的空間;「園林」的場所精神,則是在空間上與人所棲止的宅第相聯,而本身之營建又是師法「山水」。換言之,「山水」與「園林」皆被時人視為是「自然」的;而「自然」,亦為時人參與「在場」時所體驗到的氣氛。 第四章中,首先在前面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遊」所開顯的「世界」之質性,實即「自然」。接著,進一步釐清「山水審美意識」所以在「遊的世界」內發生,主要是由於「遊者」在「獨遊」的狀態中,主要的遭逢對象不再如「羣遊」時為「共在的遊者」,而是「山水」。此時「遊者」與「山水」的遭逢,實即一詮釋的活動,並從而獲得對於「真理」的理解。而此一「真理」,既是「自然」,也是「美媚」。 最後,在結語的部分,我們將當時盛行的「山水之遊」此一現象,放在六朝人普遍對於「自然」的關心與追求此一時代背景之下,並且將之與陶淵明透過「歸園田居」的形式所開顯的「質性自然」之「人境」進行比較,以彰顯「山水之遊」的時代意義與後世影響。

關鍵字

山水 園林 生命情態 體驗 存有 現象學

參考文獻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1979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第1版,1985年3刷。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1986年初版,2008年5刷。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1974年再版,1994年8刷。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