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05.105
  • 學位論文

社會脈絡、媒體使用與人際網絡-2004年立委選舉選民投票抉擇實証分析

social contex,media using and relationship network-the analysis of people's choice in 2004 legislator election

指導教授 : 張佑宗

摘要


本文採用社會學的研究途徑,從資訊媒介的角度出發,探討社會脈絡、人際網絡對台灣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資料使用「2004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立法委員選舉民意調查」資料,首先觀察選民接收資訊的來源與特徵,包括閱讀或收看報紙、雜誌、電視新聞、電視政論性節目,以及個人的人際討論網絡(家人、鄰居、朋友與同事),發現半數民眾均有接觸兩到三種媒體,且以電視媒體的比例最高;人際之間的討論仍是以家人最多,而與朋友或同事之間歧異較大。在控制政黨偏好之後,雖然發現收看不同的大眾傳播媒體新聞,以及與人際關係政治立場的差異,確實會造成選民投票行為上的不同,然而轉投另一陣營的比例不高,反而是不去投票的民眾增加,尤以泛綠選民明顯。模型分析結果也顯示,雖然收看民視、台灣心聲、大話新聞與家人政治立場都不一致,對於選民投票抉擇還是具有解釋力,但是政黨偏好與統獨立場才是影響選民投票抉擇最重要的因素。 其次,進一步分析社會脈絡對選民投票抉擇的直接與間接影響。兩種模型研究發現,不管在哪一個社會脈絡條件下,政黨偏好仍是解釋選民投票抉擇的最主要原因,然而即使控制政黨偏好與統獨立場後,我們仍可以看到政治版圖會直接影響到投票抉擇,政治版圖如果愈傾向泛綠,則選民也愈益支持投票泛綠陣營;間接影響上,社會脈絡決定媒體或人際網絡的建構有限,但會增加或削弱其對投票抉擇的效力,尤其南、北地區以及政治版圖總體變項上,這種行為上的差異更為明顯,此外也會透過和政治態度的相互作用顯現不同的支持方向,不過在結合個人特徵對依變項的交叉效果影響,則無法獲得有利證據支持。 整體而言,社會脈絡、媒體接觸與人際網絡變項在控制個人基本特徵與政治態度後,還是能夠展現對投票抉擇的影響,顯示台灣地區社會取向投票行為的存在,雖然解釋力仍不敵政黨偏好,但已經有所突破。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social network context voting behavior

參考文獻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第4期,頁11-74。
金溥聰,1997。〈報紙的形象設定效果研究:以民國八十三年臺北市市長選舉為例〉。《新聞學研究》,第55期,頁203-223。
吳重禮,譚寅寅,李世宏,2003。〈賦權理論與選民投票行為:以2001年縣市長與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第7卷,第1期,頁91-156。
高永光,2001。〈「城鄉差距」與「地方派系影響力」之研究-1998年臺北縣縣議員與鄉鎮市長選舉的個案分析〉,《選舉研究》,第7卷,第1期,頁53-85。
施純純、徐永明,2002。〈報紙議題、事件與民意的流動:以臺灣2000年總統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第6期,頁241-285。

被引用紀錄


吳旻穎(2016)。媒介使用對投票抉擇之影響:以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6.00175
陳宜琴(2009)。性別意識、女權意識與台灣社會女性政黨支持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0209200923480300
黃玉秀(2012)。民眾媒體閱聽、政黨傾向與警察滿意度〔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18082012190031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