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41.6
  • 學位論文

由魚類棲地需求探討生態水池規劃研究

The Study on Planning of Ecological Pond from Fish Habitat Demand

指導教授 : 侯文祥

摘要


本研究將生態水池分為封閉型及引水型共二種生態水池類型。以台灣北部及東部農田水利會轄區及國家公園生態水池為調查地點。經由現地環境及魚類相調查,探討上游野溪及生態水池內魚類相差異,並提出規劃建議。 封閉型生態水池以宜蘭縣柯林湧泉圳生態水池及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生態水池為調查地點。結果顯示柯林湧泉圳生態水池水域環境良好,但魚類相主要為人為放養之外來種,高達90.3%,呈物種單一化現象。二子坪生態水池共有上、中、下三池,主要魚種有鯽魚、大肚魚、鬥魚及錦鯉等,除了鯽魚為原生種外,佔62.3%,其餘皆為外來種,佔37.7%。 由於水生植物過度繁殖,佈滿整個池區,造成生態基流量不足,下池有機底泥深厚,水質呈現低溶氧狀態。 引水型生態水池以台北縣大屯溪北勢子橋生態水池及台東縣射馬干圳生態水池為調查區域。以魚類豐富度及歧異度指數分析上游野溪及池區內魚類相。得知在大屯溪歧異度隨月份下降,豐富度差異不大;但池區內僅有雜交吳郭魚,兩項指數均為0。至於射馬干圳生態水池及其上游利嘉溪調查結果,顯示利嘉溪魚類相以高身鯝魚、何氏棘魞及粗首鱲等特有種佔大部分,為97.5%。水池內的豐富度與歧異度隨月份上升,指數值皆比上游利嘉溪高,主要為生態水池內因人為放養增加外來魚種類與數量。 本研究調查之封閉型生態水池,皆僅作為觀賞用途,建議可規劃為台灣特有種及原生種魚種之復育基地。引水型生態水池可作為野溪魚類棲息的過渡場所,建議與野溪連結之出口處保持通暢,使溪魚休憩後能順利游回溪流。工程施作前應進行當地物種及基礎環境調查,以作為工程規劃設計依據;而指標魚種選定則可作為設計適合魚類棲地之重要依據。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27.彭國棟,2002,營造生意盎然的生態水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34.楊麗敏,2005,校園生態池規劃設計與其棲息地生態系統調查評估,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
1.Mitsch, W.J., S.E. Jørgensn, 1989, Ecological engineering:An introduction to ecotechnology, Wiley, New York.
2.Major ,J ,E,1998, A botanical perspective in Analytical Biogeography:An ingrated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nimal and plant distribution.Chapter 5.
3.Taso EH,1995,An ecological study of the habitat requirements of the Formosan landlocked salmon(Oncohynchus masou formosanus),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