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08.18
  • 學位論文

探索粒子天文物理學與宇宙學中的兩個面向: 一.簇射大氣螢光的實驗室量測 二.暗能本質的現象學規範

Aspects of Particle Astrophysics and Cosmology: I. 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 Air Fluorescence from Showers II. Constraining the Nature of Dark Energy

指導教授 : 黃偉彥
共同指導教授 : 陳丕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我們探索粒子天文物理學與宇宙學中兩個最撩人興趣的問題。他們分別是超高能宇宙射線的能譜以及暗能的本質。 一. 使用地面陣列或大氣螢光觀測器是測定超高能宇宙射線能量最普遍的兩種方式。由地面陣列AGASA與大氣螢光觀測器HiRes兩者所得到的超高能宇宙射線能譜呈現明顯的差異。 FLASH是一個致力於減少大氣螢光觀測器的能量觀測系統誤差的實驗。 我們量測被28.5 GeV電子束激發的空氣螢光之產率與光譜。 在一大氣壓304 K的乾燥空氣中,我們量測到的螢光產率是每MeV 20.8 ± 1.6個光子。我們也量測空氣螢光產率與28.5 GeV電子脈衝所引發的電磁簇射的深度的函數關係。結果證實了在量測超高能宇宙射線中使用大氣螢光量變曲線的正當性。 二. 我們對五種暗能模型做一致性測試。模型包括宇宙常數,廣義化的Chaplygin gas,以及三種第五元素模型:指數位能,冪律位能,以及反指數位能。對於每一個模型,我們認定一個一般而言會隨紅移變化但在這模型的範疇中是常數的特徵量Q(z)。我們進一步定義「一致性度量」M(z)為Q(z)對紅移的導數。如果一個模形與觀測相符,觀測應該允許對應的M(z)的值為零。採用了一個被廣泛使用的暗能狀態方程式參數化並且使用目前SNIa,CMB,以及BAO的觀測資料後,我們發現指數位能模型在95.4%的信心程度下被排除。這套方法的鑑別力以及由於選擇的參數化可能造成的偏見應該在未來用Monte Carlo test來檢驗。暗能模型在w-w’平面的分類已經在文獻上被研究了。 其中w是暗能狀態方程式而w’是它以哈伯時間為單位的時間導數。 我們使用同樣的觀測資料以及採用同樣的暗能狀態方程式參數化而得到w-w’平面上的約束。 我們發現包括宇宙常數,魅影,非魅影 barotropic 流體,還有單調上滾的第五元素等暗能模型在68.3% 的信心程度下被目前的觀測資料排除。下滾的第五元素包括解凍與凍結模型和目前的觀測相符.所有上列的模型在95.4% 的信心程度仍然與觀測資料相符。

參考文獻


[2] J. Linsley, Phys. Rev. Lett. 10, 146 (1963).
[3] E. Hubbl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olume 15, Issue 3, pp. 168-173 (1929).
[9] R. Abbasi et al. [FLASH Collaboration], Nucl. Instrum. Meth. A 597, 32 (2008).
[10] R. Abbasi et al. [FLASH Collaboration], Nucl. Instrum. Meth. A 597, 37 (200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