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147.124
  • 學位論文

第一部分 1,8-二羥基萘衍生物之激發態分子內質子轉移的合成與研究 第二部分 硫代羰基化合物常溫磷光之研究

Part I: Synthesis and Study of 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 in 1,8- Dihydroxynaphthalene derivatives Part II: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from Thiocarbonyl Compounds

指導教授 : 周必泰
本文將於2027/07/24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摘要


在第一章裡,我們欲探討激發態分子內的雙質子轉移過程為同步或非同步,策略性的合成具有分子內雙氫鍵的DHNA。DHNA受激發後,在光譜上放出520 nm及650 nm的螢光,分別由第一個質子及第二個質子轉移所產生。測量發現第一個質子轉移的速率非常快kpt1< (150 fs)-1,第二個質子轉移的速率小於第一個kpt2 ~ (1.7 ps)-1,表示ESIPT是逐步發生的。並由2-D反應位能圖證明,兩階段的質子轉移過程是沿著最小的能量路徑作移動,支持實驗結果。 在第二章裡,我們合成了DHNA的衍生物DHDA,欲研究多重氫鍵的競爭與激發態分子內質子轉移的關聯性。DHDA於溶液中存在兩種異構體,DHDA–23_OI與DHDA–23_OO,皆含兩個分子內氫鍵,但只有DHDA–23_OI會進行激發態分子內雙質子轉移,在500 nm及660 nm放出螢光;異構體DHDA–23_OO受激發後不會進行激發態質子轉移,只放出450 nm 的螢光。透過光譜動力學和理論計算結果,進一步證明多重氫鍵構形與激發態分子內質子轉移的機制。 在第三章裡,我們根據非天然去氧核糖核酸鹼基對dTPT3設計一系列含有硫代羰基及其羰基對應的小分子。經由理論計算和光譜量測結果顯示,具有硫代羰基的化合物於S1(1nπ*)與T1(3ππ*)能態間有較大的SOC (spin-orbit coupling)以及重原子效應(heavy atom effect),使其在常溫的溶液或固態時產生螢光與磷光。

參考文獻


chapter 1
2. Waluk, J. Acc. Chem. Res. 2003, 36, 832.
3. Hsieh, C.-C.; Jiang, C.-M.; Chou, P.-T. Acc. Chem. Res. 2010, 43, 1364.
4. Demchenko, A. P.; Tang, K. C.; Chou, P. T. Chem. Soc. Rev. 2013, 42, 1379.
6. Chou, P.-T. J. Chin. Chem. Soc. 2001, 48, 65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