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144.32
  • 學位論文

一個中國,兩種威脅——美國與日本知識界的文化策略

One China Perceived in Two Threats: The American and the Japanese Cultural Strategies Compared

指導教授 : 石之瑜

摘要


當前對於中國威脅論的探討多以普遍主義的角度出發,但透過分析美國與日本知識界所提出的威脅論述,可以發現不同國家的知識社群會因為不同的負面情感作用而提出相異的威脅論。本文藉由解構分析、他者認識以及心理學途徑等研究方法,提出美國知識界的威脅論是以主權為基礎,中國威脅對其意義在於希望維護美國霸權地位以及西方文明價值的普遍性與絕對性;日本知識界則以關係為威脅論述的內涵,中國崛起對其造成的主要挑戰集中於自我意識、國家認同與身份定位等層面。因此,當前看似中立客觀的普遍中國威脅論,其實是依據不同社群的需要而被提出,因而指涉了全然不同的意義與情感狀態,當揭開普遍主義所披覆的外衣,就會發現其中潛藏著迥異的中國威脅。

關鍵字

中國威脅 美國 日本 中國認識 普遍主義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China threat America Japan Universalism China studies

參考文獻


Huntington, Samuel P.著,黃裕美譯,1998,《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
Kennedy, Paul著,張春柏等譯,1995,《霸權興衰史:1500至2000年的經濟變遷與軍事衝突》,台北市:五南。
王屏,2004,《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石之瑜,2005,《社會科學知識新論:文化研究立場十評》,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高明士,1982,《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台北市:東昇。

被引用紀錄


廖高賢(2013)。亞裔美國學者的中國觀—以金淳基與入江昭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10427
陳姿潔(2009)。南方的中國學? 從費約翰到澳洲特色的中國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071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