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71.121
  • 學位論文

考慮所得不均度之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之關係-台灣環境顧志耐曲線的再驗證

指導教授 : 吳珮瑛

摘要


經濟發展與所得不均度的關係,或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的關係為何,皆為過去經濟學家及環境經濟學家所關注的問題。但結合這二種說明,延伸來討論經濟發展、所得不均度及環境污染三者關係的研究為少數,且這些研究的對象皆以跨國資料,利用單一方程式來探討單一環境指標、所得不均度及經濟發展之關係。但是,利用跨國資料分析的結果,倘若考慮所得不均度後,實證結果所求得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之轉折點,應做為哪一個國家政府機關之施政參考,便具爭議性,因此本研究以單國台灣為研究對象來探討經濟發展、所得不均度及環境污染三者之關係。 除此之外,在方法上的選擇,利用單一方程式分析三者關係時,只能以一個關係式來表達考慮經濟發展及所得不均度後,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卻無法了解經濟發展和所得不均度、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及所得不均度和環境污染兩兩變數間彼此是否存在反饋效果?因此本研究在實證方法上,除了利用聯立方程式來了解經濟發展、所得不均度及環境污染三者彼此的反饋效果外,亦利用遞迴方程式來驗證這三者關係是否有因果關係存在。   實證結果顯示,利用單一方程式分析經濟發展、所得不均度及環境污染三者關係時,只有懸浮微粒與所得水準呈倒U關係;利用聯立方程式分析經濟發展、所得不均度及環境污染三者關係時,所得不均度對經濟發展的反饋效果亦十分的明顯,說明減少一個國家的所得不均度有助於提升該國之經濟發展。另外所得不均度對環境污染影響十分的顯著,表示一個國家所得不均度的大小,除了影響經濟層面外,對環境面向的影響亦不可忽視;再者環境污染對經濟發展的反饋效果,除了落塵量不顯著外,其他如懸浮微粒、自來水不普及率、每人每日垃圾量及綜合環境指標與經濟發展皆有關係;最後利用遞迴方程式來證實經濟發展、所得不均度及環境污染三者的確存在著因果關係。 由上述可知,本研究利用單一國家台灣之資料,重新探討經濟發展、所得不均度及環境污染三者關係時,無論是顧志耐曲線或是環境顧志耐曲線的現象皆不明顯,此結論與過去文獻支持單國資料無環境顧志耐曲線現象的說法一致。當環境顧志耐曲線現象不再顯著時,則轉折點的高低不再受到重視,因此探討單國經濟發展、所得不均度及環境污染三者關係時,需跳脫過去驗證顧志耐曲線及環境顧志耐曲線現象的框架,著重轉而探討彼此間之相互關係。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王銘正,2001。「技術進步、環境品質與經濟成長」,『經濟論文叢刊』。29卷,2期,105-116。
台中市政府,1995-2004。『台中市統計要覽』。台中:台中市政府。
桃園縣政府,1995-2004。『桃園縣統計要覽』。桃園:桃園縣政府。
鄭雅文,2003。取自
Antle, J. M. and G.Heidebrink,1995.“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Evide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3:603-625.

被引用紀錄


楊碧蓮(2011)。影響地方政府環境績效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1.00001
廖貫智(2006)。以環境顧志耐曲線假說探討我國森林環境與國民所得之關係〔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01615
吳冠毅(2014)。社經變數與社會規範對台灣民眾回收行為之影響〔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158593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