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質脆弱且地勢陡峻,夏秋兩季常有颱風侵襲;且全球氣候變遷日益明顯,極端天氣造成之危險程度與人口增加、社經發展呈現正比關係。因此研擬適當策略,有效降低淹水災害為水利研究追求之目標。臺灣以往所繪製之淹水潛勢圖能提供資料並不足夠,導致無法利用此圖資系統性解決災前預警、災中疏散及避難、災後重建與修復等問題。本研究為改進上述缺失,參酌各國風險分析相關文獻,並以臺灣極端水文事件研究為輔,了解並界定危險度、脆弱度等核心概念,建立生命面向和財產面向之風險評估模式,希冀改進傳統淹水潛勢圖分析。 本研究將風險定義為危險度及脆弱度兩者乘積,選取危險度及脆弱度相關之因子,利用層級程序分析法(AHP)訂定各因子權重,並運用定性、定量、半定量之風險矩陣(Risk Matrix)做為風險模式之分析依據。本研究以莫拉克颱風之重災區-屏東縣東港鎮、林邊鄉、佳冬鄉做為生命及財產風險評估案例分析地區,在生命面向方面並將八八水災實際傷亡人口與風險模式之結果做驗證比對。由研究結果顯示,將不同風險矩陣分析結果之風險空間分布,個別與八八水災之傷亡人口空間分布做比對後,以自由度最大的半定量風險地圖之傷亡驗證最為準確,應此利用此風險圖可作為日後決策者對於淹水風險之預警與疏散等措施制定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