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100.120
  • 學位論文

笛卡兒《第一哲學沉思錄》的片段筆記:一份現象學的研究

Fragmentary Notes on Descartes’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指導教授 : 楊植勝

摘要


在這裡,我打算清楚點明本論文的視野和企圖,這企圖包括三方面:首先,本論文試圖與我所理解的當代現象學研究的大方向接軌,也就是,自梅洛龐帝及佩托區卡以降,對胡賽爾先驗唯心論的批判,及此一批判所蘊含的新的形上學。其次,本論文試圖為笛卡兒辯護,更新由笛卡兒《第一哲學沉思錄》所建立的哲學傳統,這個傳統,在我看來,其重點並非大部分教科書上所載明的心物二元論,而是一種對於自我與上帝的關係、心靈與世界的關係、主體與超驗性或說超越性的關係等等全新的理解方式。第三,本論文試圖駁斥那種以自然科學為主導典範的分析哲學思維方式,暴露這種思維方式在面對某些最基本的哲學議題時的盲點與不足。我將說明,這三方面的野心匯流之處,既是笛卡兒哲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沉思錄》這部作品的力量所在:也就是哲學研究的第一人稱進路。為了闡明這第一人稱進路的意義,在導論中,我將仔細討論在《沉思錄》的第二批<反對與回應>中,笛卡兒的回應。在那裏,笛卡兒對於他所採取的研究方法,給出了仔細的說明。透過這個說明,我亦希望能夠同時證成本論文所採取的迂迴研究取徑:即,一方面,從現象學出發,首先釐清在胡賽爾「先驗轉向」的門檻上,在那本《現象學的觀念》裡,從第一人稱進路出發,他所引介的一對最核心的概念:內在性與超驗性。接著,利用這樣的概念,來檢視、並且詮釋《沉思錄》裡最重要的兩個命題及其論證:我思和上帝存在。最後,回過頭來,闡明笛卡兒的上帝又如何能夠彌補胡賽爾現象學之不足,防止現象學走上先驗唯心論的方向,並因而背離其「回到事物自身」的初衷。在這個過程裡,前述的那種我欲反對的思維方式,主要是以Bernard Williams的笛卡兒研究為代表。因此,我並不會以專章來照顧到前述本論文的第三個面向;那個部分,我相信會在整篇論文具體的內容當中顯示出來。 而在結論的一章裡,我打算將本論文的討論連結上Renauld Barbaras在他研究知覺現象學的那本《欲望與距離》中的思路,並藉此,提示本論文所能夠發展的進一步研究方向。我將試圖論證:一旦我們把上帝理解為世界整體、理解為一切認識活動所預設的視域,並進而確認其存在,那麼,回過頭來,這樣的理解勢必改變我們傳統上對主體性的設想方式。 打一開始,笛卡兒對上帝存在論證的需求來自於認識活動中極為根本的一個特徵:我們的認識會出錯;推而廣之,我們在日常生活的經驗中,同樣常常發現,我們的理想與所謂的現實有所出入,我們相信事物所「應該是」的樣子與事物「實際上」所是有著相當大的落差;或者,更為尋常而普遍的狀況是:我們活著,有所收穫的同時,也有所失落。總體而言,這些經驗可以被包含在一個一般性的概念之下,也就是生命的「否定性」。我們的錯誤認知會被否定,我們對應然的期待會被否定,我們對生命裡美好事物的眷戀與挽留也同樣不可免地會遭遇到否定。因此,人們會問,這些實際的、來自否定性的經驗,難道不是在生命的各個維度裡指向同一件事--也就是上帝的缺席嗎?如果上帝的確是存在的,錯誤、不義、與缺憾如何可能?一個能與否定性相容的上帝難道不是我們終究無法理解的嗎?而一個不能理解的上帝又如何能夠不掏空這個概念裡一切有意義有價值的內涵呢?比方說,我又為何應當接受這樣一個上帝對我的行為那無法理解之裁決? 正是在這一點上,現象學與笛卡兒給出了至關重要的回答。作為視域的上帝本身,因其無可懷疑的明證性而只能是一個絕對的肯定。而以這個肯定為基礎,我們其實能夠重新詮釋前述的否定性。如佩托區卡所言,作為視域的世界本身既不是一個東西,也不是一切東西的加總。因此,這個視域即便是一個真實的視域,但從不會被窮盡,也無法在現象中一次就被給出。換句話說,那絕對的肯定本身的條件之一,便是它含納了一切尚未或不再能為吾人所掌握的環節,這些環節,放在上述質問的脈絡下,便是生命中我們稱之為「否定性」的部分。在這個意義上,確立了否定只能依附於肯定,缺席只是在場的一種模式以後,隨著認識的開展,實踐的推進,生命的成長,否定性將被證明為非存有,不是一個真正的事態;相反,那只會是對事物進程之認識,參與的一個側面,被僵固後過度強調的結果。相對於上帝存在,「無」是不存在的。而存有之肯定之所以從來不曾真正墜入虛無的深淵中,正是因為,就其本質,存有、上帝或世界整體並不是一個以虛無為背景的設定,因而總是有可能復歸到虛無裡;相反,那打一開始就是對非存有的否定,是否定的否定,是永不間斷的湧現,無始無終。上帝就存在並現身於我們活生生的生命當中,而且從來不曾遠走。 更進一步,這永不衰竭的湧現,作為現象,預設了某種特定的主體性,也就是,一個世界作為整體無法對其一次給出,永遠無法窮盡存有的主體。換言之,這會是一個視野有其侷限、意欲有所匱乏的主體。這樣的主體蘊含了兩個條件:其一,這個主體不會是一個如胡賽爾所設想的「純粹意識」;相反,這個使得世界整體作為無限的視域成為可能的主體必定只能是一個具體的、從特定的角度和觀點出發來參與、認識這個世界的主體,也就是說,一具身體。其二,更關鍵的是,這一具身體必定是活的,是有機的、會活動的,是欲望本身。這是因為,除了欲望之外,沒有任何對於主體性的規定能夠造就主體與世界之間那種動態性的關係,而缺乏了這樣的關係,視域整體的不可窮盡性、「世界」或「存有」的真正意義,如本論文透過對笛卡兒的現象學式閱讀所揭示的,乃是不可想像的。無限,豐盛充盈並永遠讓我們心嚮往之、永遠鼓舞著我們要好好繼續生活下去的真正無限,只對欲望揭露。 因此,綜合以上所言,本論文其實可以被視為一個初步的預備性工作。延續這個研究方向,我們也許可以繼續去追問下列的一些主題:主體性的本質、身體的現象學、欲望的現象學;或者,甚至,如果佛洛伊德仍值得我們從哲學觀點加以檢視,現象學與二十世紀另一強而有力的思潮--也就是精神分析之間,可能有的對話與交流。

關鍵字

笛卡兒 第一人稱 胡塞爾 現象學 上帝 世界 慾望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Descartes first person Husserl phenomenology God world desire

參考文獻


Derrida, Jacques. Edmund Husserl’s Origin of Geometry: An Introduction. Trans. John P. Leavey, Jr.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9.
───. Speech and Phenomena: And Other Essays on Husserl’s Theory of Signs. Trans. David B. Allison.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with
───.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Descartes. 3 vols., Trans. John Cottingham, Dugald Murdoch, and Robert Stoothoff.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Fink, Bruce. The Lacanian Subject: Between Language and Jouissanc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