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藉由分析東海南部陸棚海域沉積物中鋁、鐵、錳、鋅、銅、鉛、鎘、有機碳與碳酸鈣含量,來探討東海南部陸棚海域沉積物之空間與垂直剖面的變化,並釐清影響東海南部陸棚海域沉積物分佈的主要控制因子,進而探討沉積物來源及組成的變化對沉積物重金屬分佈之可能影響。 本研究發現東海南部陸棚表層沉積物金屬含量之空間分佈呈現由北往南降低的趨勢且於閩江口外海呈現由沿岸向外海遞減的現象,其中鋁、鐵、鋅、鉛及有機碳皆呈現帶狀分佈從閩江口外海延伸到台灣海峽中部,並且由中部高值區往兩側遞減。閩江口外海與台灣海峽沉積物金屬及有機碳含量與鋁含量呈正向關係。河川輸出的陸源沉積物多沉積在大陸沿岸、興化灣與湄洲灣外海及閩江口外海且形成帶狀分佈延伸至台灣海峽中部。海洋生物殘骸沉積物及冰河期殘留沉積物分別沉積於台灣海峽東、西(南)兩側。閩江輸出之懸浮顆粒極可能是造成本研究區域沉積物金屬含量較高的原因。 大陸沿岸沉積物垂直剖面金屬含量及金屬對鋁的比值呈現由北至南降低的趨勢,台灣海峽沉積物垂直剖面則是離大陸沿岸越遠,金屬含量及金屬對鋁的比值就越低,但靠近台灣的測站,金屬含量及金屬對鋁的比值有升高的現象。靠近台灣的測站,鋅、銅、鉛含量及其對鋁的比值皆較高且呈現隨深度增加而遞減的趨勢,這可能是台灣地區近年來工業發展之人為污染排放增加所導致。 台灣北部河川及閩江對於東海南部陸棚沉積物金屬含量之分佈有相當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