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62.247
  • 學位論文

飛蝗蔽天—清代的蝗災、捕蝗及其論述(1662-1795)

Covered with Locusts:Disaster,Precautions and Discourses in Ching Dynasty (1662-1795)

指導教授 : 徐泓
共同指導教授 : 劉翠溶

摘要


本文的討論首先以瞭解時人對蝗蟲的認識開始,探究人與蝗蟲生態的競爭關係。接著從地方上捕蝗的鋪陳理解捕蝗作業進行的實質內容,以此為基礎進一步觀察中央由行政命令下所構成的蝗災有何特殊性。最後透過論述的分析探討清代蝗災所留下的文化圖像。以下為各章節安排與寫作的目的: 第一章首先呈現歷史文獻上對蝗災的紀錄,探究個人對蝗災的認知,成為本論文的探討基礎。從清人對於蝗蟲生態的觀察記錄,理解人與蝗蟲兩個生態圈重疊與衝突的情況,並釐清清人對蝗蟲的知識範圍。在本章將討論旱極而蝗的傳統解釋的盲點與限制,並呈現人與蝗蟲的競爭關係,構成人力捕蝗的基本動力。 第二章要探討由生態認識而產生的捕蝗技術,並實際觀察參與防災捕蝗的個人,所必須面臨的問題。過去對人力捕蝗的成效大抵是持正面的看法,本章即對此一論點進行討論。經過細緻的分析之後,將可發現地方官在處理蝗災時面臨的各種困擾。也許蝗災只是地方行政上的一部份,然而經由本章的論證,有理由相信其煩擾程度並未反應在文書上,而是存在行政中的內在緊張。 第三章主要探討行政中的內在緊張。以清代律例對於捕蝗的規定為開端,探討律例的規定與實際捕蝗差距。並以實際的案例說明地方官在捕蝗的過程中所受到的心理壓力,佐以康雍乾三帝對於「人力治之」觀點的闡述與成形,來探討行政觀點的捕蝗工作,透過中央與地方對於蝗災所擁有的不同理解,將清楚看到內在緊張的拉鋸。 第四章延續第三章的「行政觀點下的捕蝗」以及「中央與地方對蝗災的不同理解」的議題,進一步探討其歷史成因何在。本章特別著重分析與「人力治之」相反的言論與記載,以便觀察清代官方所欲忽視的部份。透過清人對蝗災的各種論述,以及他們所引經據典的內容來探究蝗災的整體印象。 然而,本論文並非認識清代蝗災的百科全書,所以並無紀年的蝗災資料,而是專注個人在面對蝗災時所呈現出來多樣的反應。透過這四章的架構,即可瞭解蝗災在皇帝、臣僚與地方官、民眾之間的意義差異,以及各自所構成的蝗災與防治的歷史,以這個觀點出發,本論文將提出結合生態觀察、社會面向以及時人精神層面的綜合性結論,相信可以對過去研究成果中顯現的蝗災現象與意義提出更周詳的解釋。

關鍵字

災害論述 蝗災 治蝗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康熙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
Chapman, R. F., A Biology of Locusts, London : Edward Arnold, 1976.
Ch'u, T'ung-tsu,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Harvard University: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范忠信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蔣竹山,〈從打擊異端到塑造正統:清代國家與江南祠神信仰〉,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被引用紀錄


楊肅毓(2009)。清代地方治蝗-以道光十五、六年江西蝗災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09.00746
張季安(2006)。三至五世紀幽冀地區的地方勢力〔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1031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