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56.19
  • 學位論文

台灣海權發展之歷史分析

台灣海權發展之歷史分析

指導教授 : 陳春生
共同指導教授 : 林碧炤

摘要


西方文明起源於地中海地區,而西方文明的發展與海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文明的發展過程當中,國家與國家,或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交流,造成文明的傳播。在交流的過程中,利益的衝突、領土的爭奪、商業的流通,形成了歷史的演進。 海洋扮演著傳遞文明的角色,同時也成為國家間交流的場域。西方的海權思想,便源自於文明的交流下,為了透過海洋爭取更多的國家利益而萌生。 十七世紀以降,西方的大航海時代來臨,歐洲國家以海洋為媒介,將國家力量延伸到世界各地,進行各種商業貿易。同時為了維護其商業利益,以海軍的力量保護著貿易的進行與海上航線的暢通。馬漢、柯白等西方海洋戰略家,根據歷史的檢證,或者當下國家的利益,擘畫各種海權思想、海洋戰略以及海軍戰略。這些思想肇因於歷史,同時也影響了歷史。 台灣由於地處東亞島弧的中央位置,又因為瀕臨中國大陸,四百年來成為東西方軍事、商業、文化的交會點。各國為了要爭取其利益,使用各種海洋戰略來強化本身的力量,而這些力量的交錯,構成了台灣近代的歷史。 時至今日,台灣已經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然而國際關係的多元性、區域戰略的平衡性、國際貿易的頻繁性以及海上交通的流通性等因素,使得台灣仍然是各國利益的交會點。 台灣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地理的型態為一四面環海的島國,國家在制訂政策時必須與海洋相互依托,對於自身的瞭解也必須從海洋的歷史開始探討。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王家儉,2000,《李鴻章與北洋艦隊-近代中國創建海軍的失敗與教訓》,
李祖基,2000,〈施琅與清初的大陸移民渡台政策〉《歷史月刊》153。
沈 雲,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編,1995,《台灣鄭氏始末》,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宗達,2002,《赤龍之爪》,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周宗賢,1989,《逆子孤軍—鄭成功》,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被引用紀錄


李政峰(2010)。後冷戰時代台灣海洋戰略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0.00501
陳國慶(2011)。中共海軍戰略發展之演進(1949-2011)-兼以馬漢海權理論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070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