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93.221
  • 學位論文

北宋理學「性與天道」思想的淵源初探

指導教授 : 吳展良 教授

摘要


北宋理學思想的形成,有著錯綜複雜的思想淵源和歷史因素。本文利用「性與天道」的思想主題作為主線索,進行了長時段的溯源工作。這項研究取徑的目的在於擺脫單純從心性論的觀點切入的侷限,藉由傳統儒、道兩家在宇宙觀和心性修養之間密切聯繫的思想特性,找尋對理學有更直接影響的思想淵源。   首先,本文指出中唐和北宋前期的儒家在「性與天道」的議題上,與理學之間缺乏緊密而直接的思想聯繫。他們對於「天人之際」的討論,不是由人性的角度來作思考的,爭論的焦點不在心性修養和天道法則的關係,而是在人間治道與天道之間複雜糾葛的政治思維問題。這也是從整個政治規範的角度所作的思考。因此,我們可以說,從中唐到北宋初年的儒家,仍以實踐治道、重整秩序作為第一要務,所以即使儒家內部仍有強烈的「天人合一」的觀點,其天人之間的聯繫卻是一種人間治道和天道軌範的比類,而不存在個體心性與天道理則間的「超越」(「成聖」)意識。這一方面既表現出缺乏對宇宙探討的興趣,在心性的思考上,也更強調秩序的和諧在於教化的基礎,德性陶養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似乎遠遠大過於探討人性的本質問題。   其次,中唐儒家與北宋初年的多數儒者,對「性與天道」的思想興趣付之闕如,反而是道教自漢末以來,一直結合著天道來講論性命的修養課題。學界在追溯理學思想的淵源時,通常把佛教的心性論視為是影響理學最鉅的主要因素。但中國向來所講論的是「天道性命」之學,心性修養之理論必然有相對應的宇宙觀為其基礎。因此,我考察了南北朝以降佛、道兩家在宇宙思想和修養問題上異同點,發現道教和儒家共享的是一個氣化的宇宙觀,故在思考心性問題時,必然離不開生命性質的看法。對照之下,佛教方便說法中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或「佛性」,純粹就是形而上的得道「根據」,它完全脫離了具體生命的範疇。從心性修養所欲達到的「超越」理想的層面來看,佛教由「佛性」之根據引導出涅槃成佛的意識。這是一種解脫、捨離的精神,心性定慧的目的在觀究天地世界之幻妄無實,中國傳統所謂的「天」在佛教思想中是不具備理想性的。但我們的研究顯示,除卻唐初的「道性」思想外,中國的儒、道心性思維向來就以生命本源的「天」或「道」作為理想的歸宿。換句話說,儒、道兩家相信人的本性由宇宙所賦予,故其性與宇宙本無差異,因此人性最完美的體現就在於回復到它最初始的狀態,或者說使之不違失於天地自然的規律法則。這段描述實可視作理學「性與天道」思想的最佳注腳。   南北朝以前的道教以「歸根復命」作為「得道」的一種說法,它意指著使後天的生命氣質能夠經過煉養純化,復返於初生或未生時的最純粹狀態。這種生命煉養的極致,也就是與宇宙根源之「道」相合符的境界。雖然它思想的目的是為求得生理上的長生久視,但卻隱涵著早期「性與天道」的思想架構。一般而言,萬物既皆由一個本源的「道」所分化出來,溥受「道氣」而內涵有「道性」之本質,也就等於暗示了人皆有可能藉著修養本身的「道性」而與「道」合一,這即是道教早期的一種「天人合一」的修道意識。在經過初唐來自佛教的思想衝擊後,道教的修性、養性也開始重視心靈層面的問題。到吳筠為止,他認為若欲修道成仙,在形體的煉養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心靈慧覺的陶化問題。人由道而生,本來即具正性,以及「性靜情動」的等等看法,代表了早期「性與天道」的思想架構並未曾改變,但已經進而涵蓋了內在心性的修養這一環。我們甚至合理的推測,這可說已先於李翱的〈復性書〉提出了透過心性之陶養以符應天道的思想意趨。   再者,中唐道教和〈復性書〉的一個共同限制是,他們雖然已明白的體現人自天地自然而出,故「復性」──即回復天地自然之本性,是與「天道」同然的一種生命理想,但宇宙論的範疇卻未嘗有進一步秩序化和體系化的表現。這個過程要到中唐以降,外丹家開始利用《周易參同契》來歸納和解釋宇宙間的變化理則、運化規律和生命化的實質之後,才發生了關鍵性的變革。此後,在《周易參同契》的引領之下,丹家開始欲由究研《易》理和觀察天地間的陰陽變化理則,來掌握生生不息的宇宙奧妙。它刺激了道教學者探討《易》理的興趣,並進一步運用《易》卦、象數等原理與個人對天地自然的觀察相印證,這對於理學家世界秩序觀的形成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因此,像周敦頤〈太極圖說〉所描繪的宇宙生化圖象、邵雍利用《易》數來理解各類有機體的生命週期等,都是相當顯然的證據。更重要的是,北宋理學家幾乎都承繼了每一生命體皆是具體而微的「小宇宙」的概念,這原本是外丹家欲在鼎爐煉造中,取法天地自然的運作理則,以便盜奪宇宙生命之機所發展出來的觀念。後來才被屬於不同操作系統的內丹學採用為理論依據,將「別構」的宇宙造化從外丹家的鼎爐,轉移至個體生命的場域。最後與我們前面所說的「性與天道」的修道意識結合,共同促成了理學思想的形成。   因此,北宋理學家無一不採取與「有機體」宇宙觀類似的說法,不論周敦頤「一物一太極」的模式,或者邵康節的「一物一乾坤」,都從《易》理推演出個體與宇宙整體的同質性。唯邵雍更以「數」理來描述天地萬物之生命循環的週期,意欲體現更精確而有秩的宇宙型式。相對的,張載在《正蒙》中只以一元的「氣」化宇宙觀來表達天地物理之間的關係,但當他落實在「變化氣質」的觀點上時,竟與道教內丹學「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的途徑近乎相同。這種結果應非歷史之偶然,張載在發展宇宙體系時,或許即有取於道家的內丹思想。也因為如此,不僅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展現了貼近於道家藉以煉丹的宇宙圖式,張載欲由「氣質之性」轉化為「天地之性」的主張,也和張伯端的修煉模式一模一樣。最後,二程的思想雖較大地擺脫道家理論的色彩,但他們所說的「天理」或「性理」卻也得從陰陽氣化和生機流行的角度來理解不可。「二氣五行剛柔萬殊,聖人所由惟一理,人須要復其初」。正說明了聖人乃是認識並遵循了這自然的生生之「理」,並袪除外誘與氣質上的偏蔽,最終能夠恢復其本然的自然性理的完美體現者。缺少了這種宇宙體系的理解,將很難如實的反映其思想的底蘊。由此也得以確立,北宋理學「性與天道」的思想實與唐代以降的道教思想有相當大的關聯性,若不經由如此長時段的脈絡考察,亦將難以揭示此一歷史的真相。

關鍵字

性與天道 成聖意識 超越 理學 道教 天人關係 天人合一 道性 外丹 內丹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3。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74。
牟鍾鑒、胡孚琛、王葆玹主編,《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濟南:齊魯書社,1991。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被引用紀錄


林世奇(2009)。從「內丹」到「內家」的義理詮釋〔博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9.01379
劉芝慶(2009)。修身與治國-從先秦諸子到西漢前期身體政治論的嬗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2358
連育平(2008)。李翱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5516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