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189.247
  • 學位論文

第四權與公共利益:戰後台灣的新聞媒體,1949~2004

Fourth Estate and Public Interest:News Media in the Post War Taiwan,1949~2004

指導教授 : 蕭全政

摘要


媒體到底是什麼?當要爭取新聞自由時,它被高高戴上「第四權」的帽子,儼然政府的監督者與公共利益的捍衛者;當面臨自身生存發展問題時,它是企業,是特殊企業;而在爭取廣告或收視率時,它又變成商品,純粹以市場為導向。 本文主要在研究當前的台灣社會環境,媒體有沒有可能既是「純商品」,又是「社會公器」,能夠照顧到公共利益?還被期待擔負相當程度的社會責任?被鑲嵌在政經結構裡的台灣新聞媒體,從1949年至今,歷經兩蔣時期、李登輝時期與陳水扁時代,究竟有過什麼樣的變化?它所扮演的角色,是否因時空及社會條件的轉換而有不同?隨著政治轉型與媒體經營環境的巨變,台灣的媒體未來將往何處去?在商業競爭壓力下,它會不會如同脫韁野馬,成為社會亂源的一部分?它該不該受到約束?誰能約束媒體?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江宜樺,2003, 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台北:台灣大學出版
馬紹章, 2002,「民主政治與公民社會」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評)091322 號
林添貴譯,1998,解讀媒體迷思,原著:James Fallows, Breaking the News台北:正中
原書名 Media Economics: concepts and issues 台北:遠流
馮建三、程宗明譯,傳播政治經濟學,原著:Vincent Mosco The Political Economy Communication: Rethinking and Renewal

被引用紀錄


李靜婷(2010)。台灣選民政治認同之世代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0995
陳雅慧(2009)。想像的新聞自由 —從台灣媒體之現實檢討第四權理論〔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1932
王瑜玲(2006)。論新聞從業人員之拒絕證言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0307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