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49.168
  • 學位論文

中國投資東協基礎建設之策略目的分析-以湄公河流域為例

The Strategic Purpose of China Investment Infrastructure in ASEAN: an Analysis of Mekong River

指導教授 : 郭建中
共同指導教授 : 范錦明(Jiin-Ming Fahn)

摘要


冷戰結束後,國際環境愈趨和平發展,中國與東協也在新的國際環境下發展新的國際發展策略內涵,中國秉持著和平發展的外交原則,而東協也希望透過區域經濟整合與等距外交建構多極的世界體系,因此開啓了雙方新的合作方向。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就是雙方國際發展策略下的產物。中國與東協等國為了爭奪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權,也都紛紛介入湄公河次區域的開發,而在面對各國強權在湄公河次區域的爭霸,中國也積極的透過建設基礎設施來達成與東協國家的互聯互通,使雙方產生互賴關係,中國希望藉此來達成經濟影響,進而擴及到政治層面的影響。

並列摘要


After the end of Cold War, China and ASEAN developed brand new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China’s new principle of diplomacy is “peace and development”, and ASEAN hope to build a multipolar world system use “equidistant diplomacy”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 new partnership opportunities, namely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Program. Among outside powers successively join to Mekong River Basin to struggle the dominance about regional economic.However, China try hard to construct infrastructive in ASEAN inorder to achieve interdependence with ASEAN.

參考文獻


1. 王貞懿,《後冷戰時期中國與東協政經關係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士論文,2011 年)。
7. 李文志、蕭文軒,〈大湄公河流域爭霸戰:大湄公河經濟合作的推展及其戰略意涵〉,《台灣東南亞學刊》,第 2 卷第 1 期,2005 年,頁87,100-103,107-108。
12. 張心怡,〈評析當前東亞區域經濟整合與台灣因應之道〉,《歐洲國際評論》,第 2 期,2006年。
14. 曾春滿,〈中國大陸「西部大開發」政策分析〉,《復興崗學報》,第 88 期,2006 年 11月。
16. 蔡明彥,〈當前東亞安全問題中的中國因素分析─以地緣政治、經貿整合與北韓核武問題為例〉,《全球政治評論》第26期,2009年4月。

被引用紀錄


周子丹(2017)。日本與中國之東協外交政策與競合關係(2002-2016)〔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14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