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58.169
  • 學位論文

戰後臺灣醫師資格認定的角力:兼論《醫師法》之修訂

The Controversy for Physicia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in Post-War Taiwan: also on The Revision of "Physicians Act"

指導教授 : 李為楨

摘要


1945年前醫師的培育方式相當多元,無論是中華民國、日本帝國下的臺灣、朝鮮,亦或是後來的滿洲國,想成為醫師的人,除了畢業自醫學院校、獲頒醫師執照外,還能以「醫師助手」等方式,藉由通過醫師考試取得執業資格。其因一為對過往醫者學經歷的包容,其次則是考量到部分地區的缺醫問題,為保障當地的醫療衛生水準所致。 政府為了管理、提升醫師專業素質,陸續以制訂法規、舉辦考試的方式,透過醫師資格的重新認定——也就是醫師職業的證照化,逐一汰除不適任者。過程中可以發現同由政府發起、由上而下的變化,在戰前的中華民國,醫師團體的力量可以影響到法規的擬定及執行,但同時期的臺灣則非如此。再者,進入二戰後,因戰時體制而出現的、受過短期醫學教育而成的「醫師」,如就讀興亞醫學館者、退除役醫事人員等,在戰後都出現了資格認定的問題。 戰後的醫籍整理大致可分作學制內、學制外兩類。前者為出身自醫學院校的醫師,透過「以證換證」的方式完成;學制外的醫師則需以考試等方式進行篩選,方能取得醫師的執業資格。在臺灣,由於醫籍紊亂及缺藥問題,導致密醫猖獗,以至於民眾與醫師職業團體屢向政府陳情,希望修訂《醫師法》來解決密醫取締不力的現象。政府先以「已有相關法規」,且修法影響深遠,表示無意進行。爾後在修訂的過程中,雖然不論朝野都認爲要以考試方式供退除役軍醫取得醫師資格,但就報考資格上爭論許久,迄1967年才完成修法,為解決軍醫就業問題,又至1975年才正式實施。實施前雖舉辦過幾次退除役軍醫的執業資格考試,惟及格人數不多,因而衍生退除役軍醫轉任衛生技術人員的問題。但無論如何,該法實行前可謂將西醫的資格認定方式收束至學制內一方。中醫雖在臺灣創設合法學校,但至今仍有特種考試,提供學制外醫師的生存空間,不過其中本地、僑胞的比例變化,是往後值得深思的課題。 另外,透過戰後的醫籍整理及日治時期的限地醫師分布,可以觀察到臺灣有些地區的缺醫問題,從日治時期持續到戰後,且雖透過限地醫師、山地籍醫師,甚至是公共衛生醫師的進駐,暫緩這些地區的缺醫現象,但由此更證明了單就醫師的有無並不能解決此一問題,得進一步地去理解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態,與醫療衛生建設的關聯性。

並列摘要


本論文以中文書寫,作者無提供英文摘要。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一、檔案、史料
「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12082212900、医術関係雑件 第三巻(B-3-11-1-13_003)(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12082250000、医事関係雑件/医師免許証下付申請之部 第一巻(B-3-11-1-30_1_001)(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林可勝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064-01-11-032。
「國防部軍事新聞通訊社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館藏,檔號:528-01-04-01-027、528-01-04-12-008、528-01-05-03-01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