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99.0
  • 學位論文

北京X中心運用抗逆力執行困境流動兒童干預之歷程

Beijing X Center used resilience to implement intervention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distress

指導教授 : 宋麗玉
本文將於2027/09/27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摘要


抗逆力對於社會工作者來說其實並不陌生,但是大多數工作者對於抗逆力的瞭解可能僅限於理論知識,在實務工作中可能很少會運用。而北京X中心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核心服務就是激發困境流動兒童自身的抗逆力。這樣一個經驗十足且多次從實際案例中的服務對象身上成功激發抗逆力的機構,成為研究者欲從中尋找激發抗逆力的關鍵因素,並論證抗逆力的作用的動機。 本研究以北京X中心為研究對象,採用質化研究及深度訪談法收集與分析資料,以瞭解北京X中心運用抗逆力執行困境流動兒童之干預歷程。為使當事者能夠陳述主觀經驗,並能較系統全面的考慮完整服務歷程,使研究者能深入描繪問題的情境與脈絡,本研究選擇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取向,使用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進行資料蒐集,而後對訪談逐字稿進行深度描述與分析,通過開放式編碼、主軸編碼和選擇性編碼進行不斷地比較與分析,詮釋北京X中心運用抗逆力服務困境流動兒童之歷程。 本研究發現如下: 壹、困境流動兒童的壓力源或挑戰主要包括處於社會邊緣、制度與文化環境不匹配、戶籍制度限制受教育等三方面; 貳、困境流動兒童主要面對來自社區、學校、家庭與同伴的危險因子; 叄、困境流動兒童也具有來自社區、學校、家庭、同伴與文化的保護因子; 肆、北京X中心通過鎖定目標群體、開展服務、鏈接資源、結案轉介落實抗逆力社工專業化干預歷程,且已發展出一套復合型多元化手法; 伍、北京X中心社工的專業干預技巧,既包含社會工作皆有之基本價值,又圍繞抗逆力理論,從兒童內在及與外在環境互動兩部分著手; 陸、在服務過程中,北京X中心社工充當同行者、支持者、使能者、教育者、資源整合者及建構者。 綜合以上六方面的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對於北京X中心及使用抗逆力進行困境流動兒童服務的工作者的相關建議,以做為抗逆力在實務工作中運用發展之參考。

並列摘要


本論文以中文書寫,作者無提供英文摘要。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謝美娥(2008)。離婚女性單親家長復原力的初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8,1-33。
中文部份
王妮妮(2021)。小組工作介入城市流動兒童閱讀興趣培養研究。貴州民族大學社會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
包康寧(2010)。臺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2017年6月28日)。社會融合視角下的困境兒童及其家庭需求調查報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