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製造業外移趨勢明顯,由於電線電纜是屬於勞動力密集的基礎產業,因而,逐漸外移到低成本的勞力密集國家或地區,如中國大陸。然而,在這近十餘年來,中國大陸本土的產業,因外來投資者與資訊開放的影響及引導,其競爭力逐漸提昇,對台商大陸廠也逐漸產生威脅。 台商赴大陸設廠後,應如何掌握及提升競爭的環境,與大陸本土廠商於外在的環境因素,及內部的企業價值上進行分析,以暸解該產業的機會與威脅。因此,本研究主架構係以電線電纜業做為研究個案,採取描述性個案研究法(Descriptive Case Study),嘗試以Porter(1985)提出之競爭優勢理論,輔以資源基礎理論為文獻基礎,研究個案在大陸整體環境下,以大陸台商,及大陸本土廠商為研究對象,針對生產,行銷,人力資源,研發,財務與資訊六大管理構面,透過問卷訪談,次及資料蒐集與應用司徒達賢教授的「策略矩陣分析法」,從策略方案中擬定發展策略及評估策略目標,以提供業者在管理上參考之。經本研究後發現: 一、在生產管理方面:創新生產策略,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品質與附加價值。因此,差異化的生產,以有效提升企業競爭能力。 二、在行銷管理方面:提昇個別化服務的層次,與國際品牌及服務接軌。因此,以多通路整合行銷,帶動多元化的異業合作結盟,以有效提升未來市場競爭力。 三、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創新滿意方式管理人力資產,使員工發揮其專長,以達到組織最佳化之目標。因此,活性化企業人力資源環境,以有效獲取企業組織關係之競爭優勢。 四、研發管理方面:全球化的資訊及知識移轉,將研發創新之概念帶入市場、產品、服務、藝術和資訊中。因此,以知識價值為基礎進行研發與創新,是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 五、在財務管理方面:財務策略之衡量與擬定、執行與評估,具有指標性改善的效益及提昇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建立良好的財務策略績效評估系統,以有效提昇企業價值及效益。 六、在資訊管理方面:系統化的策略與企業經營作業結合,能獲得整體企業策略競爭力,發揮競爭優勢。因此,建立系統化策略、策略系統資源,以提昇持續性之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