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33.178
  • 學位論文

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團體及個人增權(empowerment)關係之研究

THE RESEARCH IN EMPOWERMENT RELATIONSHIP OF TAIWAN''S INTERNET AND SOCIAL-MOVEMENT’S GROUPS AND PARTICIPANTS

指導教授 : 朱全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隨著網際網路日益蓬勃的發展,國內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各個層面,都相繼涉入在這個領域之內。但整體政策導向與民間意向,都全面將網路導入商業力主控、增加企業利潤與國家競爭力的目標邁進,也因此,國人對於網路的想像,多半將之視為另一個可以增加資訊流通效能的傳播工具,或者是無地理限制的產品通路。網路構築出來的虛擬空間,因著趨向市場機制決定,所以無意間也偏執地擠壓了非營利的、社會文化存在與發展的可能,當然,這當中也包括了代表社會自由度與改革力的”社會運動”空間。不過,時代進步、民智漸開的情況下,民眾實際上對社會運動議題的資訊與渴望獲得知識,卻是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要熱烈的。正因為許多社運團體與核心人物看見民氣的需求,但卻又受限於進用傳統資訊管道與媒體的成本太高、社運團體與個人普遍資源不足的狀態下,紛紛轉向成本低、進入門檻也低的新資訊媒介─網路,向一般大眾直接發聲,但也由於網路不同於其他單向傳播的媒體,它較類似於一個平行於實體世界的另一”社會空間”,許多”人”以精神與意念、生活悠游於這片虛擬的天地中,所以對社會運動而言,網際網路就不單純是資訊通路,而是”運動的對象”。在網路上,社會運動者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在理念相同的情形下,在網路上互相交流分享意見﹔也可能過去要在實體世界中發動的、抗爭主流勢力的活動,可以更不花時間與經歷地搬上網路實踐,甚至會獲得更多人回應,效果更不同凡響。總而言之,虛擬空間的特質,能為社會運動帶來過去實體世界中感受不到的力量,並為社運達成另類的功效。只不過,過去國內社運界在摸索網路使用的過程中,挫折大於成功,而社運界又在資源缺乏、工作繁多的情形下,無暇深究網際網路到底與社運的關係為何、該如何結合兩者,達到社會改革的最大效益,所以在本研究中,最主要就在探討不同的社會運動類型、有無可能藉助網際網路的優勢特質與力量,讓該社會運動類型獲得長足的進展,故這篇研究,主要嘗試的是在國內網路發展的加速期,為社運與網路的結合作一綜觀式的初探。 前述虛擬空間中不同於實體世界的力量,在這裡稱之為”虛擬權力”(cyberpower),本研究根據Tim Jordan的理論,將虛擬權力分為三個層次、與社會運動作交叉探討,這三層次權力是﹕虛擬個體權力、虛擬社會權力和虛擬想像權力,這三層次權力分別被用來觀察線上社運參與者、社運團體上網與網路上社運虛擬社群。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也依這三層次虛擬權力的劃分,個別以”線上深度訪談法”(觀察線上社運參與者)、”半結構導引式訪談”(觀察社運團體上網) 以及”觀察式語藝內容分析”(觀察網路上社運虛擬社群),分析虛擬權力挹注於社運個人及團體的情況。若任一個體或團體,在虛擬空間中獲取到虛擬權力,本研究稱之為”虛擬增權”(cyber-empowerment),增權的多寡,也就維繫著各種社運在網路上的發展。本研究邀集到17位線上受訪者進行線上訪談,並選擇了實體世界中的社運聯結─“社會立法運動聯盟”當作實體社運團體的訪談母體,訪問了其中18個成員,另外,針對虛擬社運社群部分,本研究選擇了”台灣人權促進會留言版”與”婦女新知雙D廣場”。在這麼多的研究資料中,本研究的結果在社運參與者方面的個體研究,較能獲致結論,明顯可見的是,網路對於以身體特徵為主要區隔的弱勢族群(如同志、殘障者),其線上運動力的發揮較能獲得虛擬權力的挹注,但社經地位低、知識水準較差者,近用網路的可能性就大減,而社運團體若不能凝聚線上社運對象的社群意識,社運議題在網路上可能被注意到的機會,就只有隨著大眾媒體或輿論對其關照的強弱而增減,綜觀國內社運上網的未來,其實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HASH(0xe35f40c)

參考文獻


王甫昌(1999),<社會運動>,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Michael Mann,李少軍等譯(1994),《社會權利的來源(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Gilles Deleuze,楊凱麟譯(2000),《德勒茲論傅柯》,台北:麥田出版。
Dawn Dietrich (1996)”(Re)-fashioning the Techno-Erotic Woman: Gender and Textuality in the Cybercultural Matrix” Virtual Culture,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De Certeau,Michel(1984)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Steven Rendall(trans.)

被引用紀錄


陳蔚承(2013)。實名制、網路社會運動與網路人際關係之初探:以Facebook個人網頁討論士林王家「文林苑」都更案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3.00290
曾語芳(2011)。網際網路與新社會運動: 以公共電視發起之「搶救公視•全民連署」網路連署運動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1.00930
劉曉儒(2010)。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墨西哥薩帕蒂斯塔民族解放軍起義〔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0.01256
李筱慧(2009)。網路運動與議題建構之研究—以PTT上之「黑米事件」相關文本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9.00763
胡凱焜(2008)。從科技及權力變遷角度再探網絡社會發展-由Web2.0崛起談起〔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8/YZU.2008.0021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