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心臟疾病自2000年起至今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冠狀動脈疾病是成人最常見的心臟疾病。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術的技術與方法不斷進步,新近發展的塗藥型支架與裸露型支架相比具較低的再阻塞率,然其價格卻昂貴許多,進而產生衡量醫療效果與醫療費用相關的議題。 台灣核准塗藥型支架上市以來,尚未有整合臨床療效與實際醫療費用的研究報告。故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病患使用塗藥型支架與裸露型支架之中期臨床療效、醫療資源利用與成本效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縱貫性與回溯性的研究方式評估自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間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術的個案。塗藥型支架組收案285位病患,裸露型支架組收案570位病患。臨床療效包含病患處置後死亡、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執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及再介入手術;醫療資源利用包含處置當次住院天數、處置當次醫療費用、追蹤門診次數、再住院次數與追蹤醫療費用;成本效果以死亡與再介入手術事件進行分析。統計分析使用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Kaplan-Meier存活分析、對數迴歸分析與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研究結果 處置後臨床療效部份,塗藥型支架組療效較裸露型支架組佳,兩組存活率為97.5%與92.8%、無再介入手術率為87%與79.6%、無重大心臟不良事件率為81%與68.1%;兩組間無急性心肌梗塞率與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率沒有差異。研究發現裸露型支架是影響病患死亡與再介入手術的預測因子。 醫療資源利用部份,塗藥型支架組處置醫療費用為301,942元,較裸露型支架組高113,160元;塗藥型支架組追蹤再住院次數較裸露型支架組低0.2次、追蹤醫療費用較裸露型支架組低23,000元;兩組間處置當次住院天數與追蹤門診次數沒有差異。 塗藥型支架追蹤12個月避免每件死亡事件成本效果為7,077元;避免每件再介入手術事件成本效果為5,505元。 結 論 以塗藥型支架治療冠狀動脈疾病病患確實能大幅降低處置後死亡及再介入手術率,然而使用塗藥型支架者會因高額的醫學材料使得最初處置醫療費用不可避免的高,經追蹤發現使用塗藥型支架可減少病患處置後的負向療效事件而減省後續醫療照護費用。本研究顯示冠狀動脈疾病病患使用塗藥型支架避免負向療效之成本效果具經濟優勢,衛生主管機關與醫療提供者可推廣使用塗藥型支架並列入有限醫療資源分配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