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25.1
  • 學位論文

造事逃逸-重訪現場的空間意外

Making a Spatial Accident for Returning to the Site

指導教授 : 陳愷璜

摘要


在面對著我們生活其中的現代都市時,我經常對其感到一無所知,都市經由那些口號式的幻象、量化後的抽象概念不斷地編造宣稱其美好,卻也使都市顯得非常扁平而薄質。在有些時候,都市對我而言彷彿一張地圖便足以說明它的全部,當我看著地圖上的都市時,我以為我將能夠如同目光掃視那般抵達地圖上的任何地方,但實際上我卻又哪裡都到不了,這種對都市薄質化的感知方式逐漸地滲透到我的生活裡,限定了我對都市空間的其他想像以及於之中的行動模式,最終我的生活將逐漸地符合地圖對我們所描繪的種種規則。同時我也常常會有一種視線的恍惚,我的目光不知該置落於都市何處,當我每日的生活已習慣於媒體所輸送的一個個超距離的景緻,有時會感覺到自己正置身於一片極其平滑、沒有任何意外的地方。這些面對都市所產生的感知正是促使我進行創作的動機,又或許可以說,我期望能藉著創作之名,讓自己順著創作的引領去觸碰都市的內部,探索它的輪廓。   論文將藉由審視我的創作過程及作品,包括從大學一直到現在的研究所階段,整理出我的創作遭遇都市之心得。論文大致可分成都市描述與創作探討兩個部份。於第一、二章我將以1. 事件之匱乏與2. 空無的公共空間兩個主要的面向來探討我的創作對象,即我所生活與感知到的都市樣貌、現像作為創作文本背景,在這些文本中尋得創作切入之隙縫,並舉出平時的生活經驗中所觀察到的若干都市空間實例作為說明。第四章則以我的作品為主要探討對象,介紹我的作品與現代都市空間之對應關係,從中提呈出一種製造空間意外的創作模式,而最後,我也在整裡創作經驗的過程中嘗試對都市提供一種行動提議。

並列摘要


When I contemplate the Urban, I often feel Ignorant about it. The Urban manufacture the advantage with illusory slogan and abstractive statistics, but that make itself appearing flat and thin as if a Map can illustrate and represent it. Sometimes, when I look at the Urban in map, I have the impression that I can get any place as my fluid line of vision, but in fact, I do not reach anywhere, eventually my mode of feeling Urban become flat and thin, and the motivations also be limited with the map tell us. More sometimes, when I am use to the remote scenes that be conveyed by media, I feel I am in a glossy place that does not exist any accidents. To face these above-mentioned feels is the main motive in my works, and perhaps, I also hope that I can explore the urban's outline and details, touch the inside of a urban in the name of artistic creation.

參考文獻


10. 湯瑪斯•莫拉維克 (Tomas Moravec) 捷克藝術家
中文書籍、文章:
1. 列菲伏爾 (Henri Lefebvre)/著 《空間的生產》 夏鑄九、王志弘/編 收錄於空間理論讀本
2. 賽杜 ( Michel de Certeau )/著 塞杜文選《日常生活的實踐》 林心如/譯 臺北 桂冠 2009。
3. 蘇碩斌/著 《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 臺北 左岸文化 2005 P27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