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87.103
  • 學位論文

論臺灣實驗劇場中的烏托邦理念及其實踐(1970 - 1989)

On the Utopian Ideal and Its Practices in Taiwan’s Experimental Theatre

指導教授 : 鍾明德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的重點在於分析台灣實驗劇場工作者所進行的實驗中,如何開始將劇場視為一種藝術烏托邦的形式,或者更精準地說如何受到西方藝術烏托邦思想的影響,將自身藝術創作的目標,設定在社會生活中烏托邦狀態的追求。我們所要強調以及論述的是:台灣的劇場藝術家,無論是在社會或政治意義上將劇場視為烏托邦的建構路徑,還是將焦點放置在他們作品中的烏托邦主題上,其實都和每個時代意識型態的建構或除魅息息相關。 因此在這樣的基礎下,我們所試圖建構出來的論述脈絡如下。首先我們將透過檢視1970年代現代主義劇場工作者張曉風《武陵人》所引發的現象,找到當時台灣劇場體制中的身體觀和文學公共領域的初級狀態,並討論這個劇場體制的成型和當時官方大論述邏輯之間的關係。接著我們要討論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新的劇場體制如何在台灣小劇場實驗劇時期誕生,並追索這個新的劇場體制如何形塑新的劇場身體觀以及擴大了原先的文學公共領域,在此賴聲川《暗戀桃花源》將是我們的重點所在。接著我們將說明在1986年以後,台灣小劇場前衛劇時期所誕生出來的兩種劇場形式,如何受到當時台灣啟蒙論述(文化啟蒙和政治啟蒙)的影響,並將劇場形式( 新的身體訓練方式及公共領域的打造)轉化為啟蒙的手段,進而建構出一種劇場烏托邦行動。在此優劇場的溯計畫當中的身體溯源行動,和在遊行當中成為焦點的社會行動劇將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並列摘要


This thesis focuses on how the Taiwan experimental theatre is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utopian ideal which also forms the avant-garde theat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thesis my approach is to analyze the ideology of Taiwan from 1970 to 1989, which are prevalent but not yet explored. What I am attempting to emphasize is this: the artists of Taiwan experimental theatre have profoundly involved in constructing, as well as the disenchanting, the ideology of their own epoch, whether they view the theatre as the path to a social or political utopia, or they employ utopia as the theme of their theatrical work. My thesis will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s follows. First, through examining the 1970s Taiwan modernist theatre, I look into the concept of the primary public sphere and the theory of body. Second, I will probe into the new theatre art institutes from the late 1970s to the early 1980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sphere and the theory of body. In addition, I will further study how the utopian theme transforms into the utopian social action or event in Taiwan people’s daily life during the late 1980s. That reveals the cultural evolution and political revolution.

參考文獻


王鏡玲 ( 2007 ) ,〈跨界游離—陳明才劇場藝術初探〉,《真理大學人文學報》。 第五期,4月。
---------(1988b),〈現代主義在台灣 — 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世新大學,1 4卷。
馬森(1991),《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台北:台北文化生活新知。
張曉風(1971),《畫愛》。台北:校園團契。
唐文標(1973),〈天國不是我們的 — 評張曉風的《武陵人》〉,《中外文學》,1卷8期。

被引用紀錄


曾思強(2017)。基督教福音戲劇融入社區─以中壢錫安堂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700481
葉根泉(2014)。身體技術作為工夫實踐:六O至九O年代台灣現代劇場的修「身」〔博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4.00204
沈韋伶(2013)。「噪」反現場:論1990-2001年濁水溪公社現場表演中的音聲實踐與觀眾互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1137
邱少頤(2012)。姚一葦戲劇創作文本符號的可轉換性 ---以〈孫飛虎搶親〉、〈申生〉及〈傅青主〉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2201201320554700
王品芊(2015)。河出伏流:解嚴前發聲的1980年代實驗劇展〔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13092015175941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