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85.79
  • 學位論文

取材自地方音樂的琵琶曲 《新中花六板》、《雙聲恨》、《寒鴉戲水》 之分析與詮釋

The Phi-pha compositions inspired by Chinese regional music: Sin-jhong-hua-liou-ban, Shuang-sheng-hen and Han-Yia-Si-Shuei .

指導教授 : 王世榮

摘要


本文探討以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及潮州音樂為素材的琵琶獨奏樂曲;此類樂曲又可分為兩種:直接改編自該樂種樂曲的琵琶樂曲,及以該樂種音樂為素材的創作曲。本文選定以劉德海取材自江南絲竹的創作曲《新中花六板》、王范地改編自廣東音樂同名曲的《雙聲恨》及劉寶珊改編自潮州弦詩樂的《寒鴉戲水》為研究主題。 琵琶與地方樂種一直有密切的關聯,不論是從實際的音樂活動或到曲目的交流融合,都可以從中看出這些互動對於彼此的音樂內容產生了莫大的影響,這樣的背景使得獨奏琵琶的曲目,在傳統的大套琵琶曲外,增添了豐富的民間音樂內涵,更是學習琵琶者獲取養分的最佳途徑。本文將探討江南絲竹、廣東音樂與潮州弦詩三大樂種與獨奏琵琶相關聯的歷史與社會背景,希冀透過這些角度,來詮釋琵琶獨奏曲中來自地方音樂的曲目,再由樂曲分析來呈現原民間音樂之風格如何呈現在琵琶獨奏樂曲中,進一步探討改編者及作曲者如何將素材處理、發展成琵琶獨奏曲,及其中轉換與吸收融合之過程。 在研究過程中,深入了解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及潮州弦詩樂之音樂內涵,並重新檢視自己在彈奏這些曲目時,對於演奏技巧、形式與內容的認知,期望汲取民間音樂的審美觀,豐富演奏上的思維,融合琵琶獨奏的音樂語法,從而建立更全面而完整之樂曲風格詮釋。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林怡萱,《四首琵琶作品分析與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怡伶,《戲曲素材運用於琵琶樂曲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
期,頁14-15。
1988,第2期,頁36-42。
2005,第3期,頁47-51。

被引用紀錄


蔣宜芮(2013)。以《潯陽月夜》、《新中花六板》探討劉德海琵琶藝術的新思維〔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02022013030906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