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20.56
  • 學位論文

文化的「增值」與「減值」-論邵族Lus’an祖靈祭中Shmayla祭典歌謠的文化堅持與遞變

Cultural Augmentation and Diminution : On the Persist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hao Lus’an Ceremonies Through a Study of the Thao Shmayla Ritual Music

指導教授 : 吳榮順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二ま一五年,邵族「Lus’an祖靈祭」受文化部指定為國家文化資產重要信仰種類。邵族祖靈祭於每年農曆八月一日如期舉行,屬於條件式祭典,祭典規模的大或小取決於主祭者產生與否,主祭者產生除了個人的意願之外,最主要原因是族人向祖靈許願,為了還願以及讓家中外姓妻子的衣物能夠放進祖靈籃中,成為邵族祖靈認同的一份子。假使祖靈祭無主祭者產生,祭典必須在農曆七月三十日之後三天結束,為期四天;而當有主祭者產生,則可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完整祭典,其中最大的影響是族人是否能夠舉行「Shmayla儀式」,就是禁忌歌謠的教導與傳唱。 本論文首先介紹邵族傳統信仰、儀式,主要以「Lus’an祖靈祭」中的「Shmayla歌謠」為研究重點,將Shmayla歌謠依旋律、歌詞之背景、使用的用途作為分類的依據,接著分析每首歌曲的音樂結構及舞步與音樂的關係,並與前輩所研究的結果與當代歌曲的呈現做比較;最後,思考Shmayla歌謠在祖靈祭,甚至是整個邵族文化中扮演的角色與象徵性。期望透過這些祭典歌謠的整理與研究,進一步幫助族人解決傳承歌謠之困境。

參考文獻


2014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Durkheim, Emile Piepe, Josef
Luhmann, Niklas &Verlag, Suhrkamp
Murcca, Eliade
Weber, Max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