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9.56.114
  • 學位論文

戰後(1950-1970)日臺翻唱曲音樂風格研究

Research on Music Style of Taiwanese Versions of Japanese Songs during the 1950-1970s

指導教授 : 顏綠芬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 要 在戰後1950-70年代,臺灣已脫離了日本的殖民統治,但殖民結束後其對台灣的影響仍存在。在經歷228事件及白色恐怖後,國民政府實施國語及禁歌的管理,種種政策造成對臺灣意識的壓抑,使得在流行歌曲上,以臺灣本土風格為主的臺語歌曲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從日本曲調填上臺語歌詞的「翻唱曲」。因為大環境影響而造成臺灣流行歌曲在創作歷史上的變動,造就了許多有名的填詞家,例如葉俊麟、文夏、莊啟勝、蜚聲等。許多學者一致認為這時期是臺語流行歌曲創作的沒落、停滯期。但這樣的日臺翻唱曲是所有經歷過當時代的人共同的回憶,對後來的臺語流行歌曲有著相當大的影響,所以不管是文化歷史上的紀錄、流行音樂風格分析等皆是值得研究的。本文將針對戰後(1950-70)臺語唱片市場上流行的日臺翻唱曲,在內容上,分別以緒論、「日臺翻唱曲」起源及形成、「日臺翻唱曲」填詞原則及臺語詞作者簡介、著名歌手日臺翻唱歌曲風格分析,例如,洪一峰、陳芬蘭、文夏等其翻唱歌曲之在臺發行背景、歌詞、音樂風格中的曲調、編曲、調式及詮釋的方式等分別作探討。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a

參考文獻


���,《百年臺灣音樂圖像巡禮》,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陳培豐,《從三種演歌來看重層殖民下的臺灣圖像─—重組「類似」凸顯「差異」再創自我》,《臺灣史研究》,第十五卷第二期,2008,頁79-133。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Western Conceptions of the Orient.London: Penguin Books,
黃俊傑,〈光復後臺灣農業農村與農民:回顧與展望〉,《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1985。
呂淑惠,《臺語歌謠e句型研究(1932-1980)》,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