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0.152.109
  • 學位論文

擊樂二重奏作品《柏拉圖的洞穴》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Plato's Cave》by Casey Cangelosi

指導教授 : 吳思珊
共同指導教授 : 吳珮菁

摘要


打擊樂器是二十世紀後開始發展的樂器,包括樂曲的多樣性,樂器的演奏方法…等等。而近年來作曲家往往在寫給打擊樂器的曲目裡,加入一些特殊的,異於傳統的演奏方式。柏拉圖洞穴(Plato's Cave)這首曲子亦是如此,不同於一般打擊樂曲目常在一首曲中使用不下十幾種的樂器,此曲只利用簡單的兩雙鼓棒兩雙手和地板,加上一些肢體動作,能讓觀眾在幾分鐘之內就能體會到作曲家所要表達的意涵。

關鍵字

擊樂二重奏 柏拉圖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Casey Cangelosi

參考文獻


林玟熏。《小鼓獨奏作品<第一號綺想曲>及<10/31/09前奏曲>之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書面詮釋報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4
袁曉彤。《擊樂二重奏作品<慾望廚房>之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書面詮釋報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1
楊惠蓁。《擊樂獨奏作品<納吉法爾>之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書面詮釋報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1
一. 中文專書
Bernard Williams.《柏拉圖》。何畫瑰譯。台北市: 麥田出版社,20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