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6.163.238
  • 學位論文

《三色堇》的創作探尋之路

《Heartsease》The road of choreography

指導教授 : 孔和平

摘要


《三色堇》的創作探尋之路,是針對筆者在畢業製作中的三個舞蹈作品為主要架構,展演中所遇到的行政製作為枝幹。以探尋之路為名,是因為創作的路途還很長,而此次的演出是人生經驗的一部份,藉由這次的挑戰與覺醒讓筆者能更清楚自己,並持續走在這條美麗的道路上。 作品分別以不同的創作形式與風格來探尋同一個主題-孤獨,《My Unicorn》對於J.S.巴赫的古典樂與獨角獸的歷史背景所導致的美麗與哀愁作為發想;《Shadows of…》是在影子與人之間的對話琢磨,天馬行空的創意利用科技的結合來傳遞訊息;《罌粟》則是編舞者在細膩的情感下,利用拉邦符號作為創作工具,展現的是感性的特質與理性的思維。而在最後探討的是編舞者的自我剖析及創作中的反思與展望,藉由這樣的提問與思考使筆者更了解並認識自己。

關鍵字

創作 J.S.巴赫 科技 拉邦符號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古名伸(2009)。科技流轉中舞動繽紛革命。表演藝術雜誌,2月。
廖俊逞(2009)。表演藝術的實驗進行式。表演藝術雜誌,2月。
一、 中文部份:
林勝儀 譯(2000)。J.S. 巴赫。臺北市:美樂。
邵義強 譯(1988)。巴赫。臺北市:全音樂譜。

被引用紀錄


吳翌綺(2010)。『柒』中內觀身心自我之探索〔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0.00081
Yeh, M. L. (2013). 電子化藥物交互作用系統於病人安全之應用 [doctoral dissertation,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doi.org/10.6831/TMU.2013.0002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