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彼方》是以「記憶」為發展主軸,將作者長期於紐約與臺灣兩地生活經驗轉化而生的作品。透過人、物件、場域與影像的穿插運用,拼湊及梳理零碎記憶,進 而堆疊出真實與虛構交錯的人生風景。 在此創作論述報告中,緒論將闡述作者所體認到藝術源自於生活經驗的概念-透過觀察,會累積觀看的能力,進而產生想像與疑問,並據此透過創作表達想法或改善現 實狀況。第一章則透過創作動機的書寫,在真實與虛構的記憶間、人與物件的關係中,探討作品裡記憶存在的必要性與其所賦予及轉化後的象徵意義。第二章則探討作品的形成過程,透過動作的產生、發展、規範與整合,尋找出一共通語彙,發展段落與事件間的連貫脈絡,以將記憶片段築織為關係網絡。第三章就創作者之舞台美學是如何透過與各領域的藝術家合作而得以實現,分段闡述概念的發想、討論與執行。第四章為結論,透過創作與製作執行兩大面向進行回顧及反思,期望此作未來有再發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