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4.90.44
  • 學位論文

東漢畫像列女圖研究

Study o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Representation of Exemplary Women

指導教授 : 林保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觀察早期的女性圖像,可發現女性圖像的出現並不具有其特殊的文化意涵,多是群像的出現,如:侍女、舞伎、採桑女等,無個別性的個性存在。即使是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帛畫,其中的女性身分也都只是以墓主肖像的意涵存在著。而畫像石中的樂舞人或女侍、西王母雖為女性,前者是因職業身分而區別,後者則是因其神性,這樣的女性圖像並不能表彰出獨有的文化意涵,女性獨有的身分特質仍未被清楚的看見和意識到。 隨著東漢晚期大量的出現歷史人物畫像,故事題材多樣,包括孔子與其諸門生、刺客、列女、孝子等忠孝節義故事。在這些歷史人物畫中,「列女」有著個別性的意義,不同於以往的女性圖像,作為「女性」此一獨特的身分角色,卻往往被置入一個大歷史的脈絡中進行討論,缺乏個別性的存在特色。本文試著結合圖像的文本脈絡、社會文化背景、區域類型等,以第一、二章為列女圖的文獻學部分,對圖像的文學文本、產成背景等社會文化因素作一認識,以此作為圖像認識的基礎;後二章,第三、四章進入以圖像為核心的討論課題,討論圖像本身畫面、表現內容,釐清畫題,分屬類型,進而就時空情境討論其功能性意涵。在文末的結語章節中討論:列女圖像在漢朝時的發展、圖像與文本的差異與其歷史上延續。

參考文獻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京都:中文出版社,1975。
李麗華,〈惡女傳—劉向《列女傳.孽嬖傳》的書寫策略與書寫意識〉,《漢學論
劉增貴,〈試論漢代婚姻關係中的禮法觀念〉收於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續
邢義田,〈漢代壁畫的發展和壁畫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7
邢義田,〈漢代畫像中的「射爵射侯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