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77.171
  • 學位論文

隋代單體佛教造像研究

Research of single Buddhistic statues in Sui Dynasty

指導教授 : 林保堯

摘要


隋代(581~618)國祚極短,卻繼承了南北朝以來多樣而複雜的時空條件,因而其中所蘊含的歷史課題必然有其特殊之處。本文主要側重討論其宗教、文化及藝術的發展,嘗試對其特殊性作一觀照。 隋以前江北地區經歷了自建德三年(574)起的一連串廢佛事件,但在隋主楊堅強力主導下,卻於極短時間內重振佛教文化及造像活動。故而本文為探討隋代佛教造像藝術之發展,首先從已刊布的文獻資料中,蒐集、整理出目前可見的單體造像遺品(金銅、石刻像),並將之製成一彙整表,供現今研究者參考之用。 基於目前所收錄之資料,進一步地探討隋代單體佛教造像的風格發展及淵源。本文主要分為三方面: 一、隋代單體造像的樣式與分期(第二章)。 本章將隋代金銅及石刻造像以其造型之差異作分類,並試將其發展歷程作一分期。 二、隋代單體造像的淵源與發展(第三章)。 本章從單體造像的復古風格、石造像之風格淵源及發展、金銅像之風格淵源及發展作等三個方面,討論關於隋代造像樣式演變的淵源。其中,隋代單體造像具有的獨特裝飾性作風,筆者認為其受到中亞、波斯藝術的影響,配合比對近年中國出土之祆教墓葬文物,以及南北朝晚期粟特人之活動情形,可見到隋代佛教造像融合不同文化藝術的特殊性。 三、隋代佛教文化與造像活動(第四章) 本章以相關的史料文獻為佐證,分析北朝晚期至隋代,佛教文化與造像活動發展的歷史背景,以及促使其蓬勃興盛的重要因素。

關鍵字

佛教 佛像 造像 隋代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Buddhistic statue Sui Dynasty

參考文獻


鄭岩,《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12一版一刷。
一、古籍
(南朝、宋)范曄撰,《後漢書》,鼎文書局,1981.4,四版。
(唐)房玄齡等,《晉書》第一冊,鼎文書局,1990.6,七版。
(唐)李百藥,《北齊書》,鼎文書局,1990.07,六版。

被引用紀錄


李孟學(2014)。唐代團花紋鏡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4.00074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