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07.90
  • 學位論文

從使命到天意 論哈姆雷特的轉變

From Calling to Providence: On Hamlet's Change

指導教授 : 楊澤

摘要


Harold Bloom在其著名的莎評巨著Shakespeare:the Invention of the Human一書中提出,從Ur-Hamlet到Hamlet,莎士比亞不斷地修正自己的作品。他接續Peter Alexander的觀點,將Hamlet的前身Ur-Hamlet視為莎士比亞的作品(而非Thomas Kyd的),並以此說明《哈姆雷特》呈現了莎士比亞那不斷自我修正的痕跡。Bloom在哈姆雷特身上也看到這樣的自我修正。他與Jenkins都指出,第五幕的哈姆雷特已經從前四幕的哈姆雷特轉變成另一個人。本文從「使命」(calling)與「天意」(providence)的角度,說明我對於「哈姆雷特的轉變」的理解。 使命、天職或呼召(calling)內涵著宗教的概念,它表示「上帝安排的任務」。哈姆雷特受教於日爾曼的威登堡大學,是莎士比亞創造的人物中,最具有新教悲劇精神的人物。在路德派的神學裡,人們找不到塵世生活的根基;哈姆雷特在這樣的憂鬱裡,也找不到復仇的著力點。第五幕的哈姆雷特從大海回來,他不再相信命運與他的對話:預兆,他說:There is special providence in the fall of a sparrow。他放棄復仇作為連接無限界的使命,他遙望不可知的天意,在塵世生活中形塑自我的生命。 本文第一章從顏元叔先生的「三個同心圓」理論出發,分層討論《哈姆雷特》。第二章則從傅柯的「說真話」概念,理解哈姆雷特的瘋狂與雙關語。第三章將靈知主義者的世界與哈姆雷特身處的丹麥放在一起,使我們靠近哈姆雷特的孤獨處境。第四章從奧古斯丁的懺悔、天主教式的懺悔與英詩戲劇性獨白的比較中,理解哈姆雷特那種自我竊聞式的獨白。第五章則比較中世紀與宗教改革後的巴洛克世界,從中說明使命、天意與哈姆雷特轉變之關係。

關鍵字

哈姆雷特 獨白 靈知主義 懺悔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Hamlet soliloquy Gnosticism confession

參考文獻


王維昌。《莎士比亞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
楊周翰編選。《莎士比亞評論彙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顏元叔。〈「哈姆雷特」的評論(上)〉。《中外文學》。No. 11,Vol. 12:44-89
顏元叔。〈「哈姆雷特」的評論(下)〉。《中外文學》。No. 12,Vol. 12:4-15
顏元叔。〈莎悲劇之綜合評論〉。《中外文學》。No. 11,Vol. 24:90-110

被引用紀錄


林怡婷(2014)。論勞倫斯˙奧利佛的三部莎劇電影〔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4.001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