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79.200
  • 學位論文

台灣國小學童綠色消費教學與成效之分析--以台南市德南國小為例

An Analysis of Effect and Educ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Green Consumption in Taiwan-- Take Tainan Municipal Dernan Elementary School for Sample

指導教授 : 江旭本

摘要


本研究以綠色消費議題來設計課程內容,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綠色消費教學前後對於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間的影響情形。研究方法採用「前測─教學介入─後測」之研究設計,以「台南市德南國小高年級綠色消費教學現況之教師問卷」、「德南國小五年級綠色消費教學研究試問卷」、「德南國小六年級綠色消費教學研究後測試問卷」為前測、後測之研究工具。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台南市德南國小五年級,以五年丁班為實驗組,並與未實施筆者自編之綠色消費課程前的五年級五個班級為對照,課程分為四個階段,開始於五年級下學期,並結束於六年級上學期。將所得之資料進行分析與討論,結果顯示: 一、進行綠色消費教學後,學童綠色消費認知有明顯的進步,意即綠色消費課程教學能提昇國小六年級學童的綠色消費知識。 二、進行綠色消費教學後,學童在綠色消費態度上,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並節約資源(Reduse)和資源回收並循環再製利用(Recycle)依然是教學上最需要加強的部分。此外,學童進行綠色消費教學後於綠色消費態度上的表現,有顯著的改善。,表示實施綠色消費教學課程的教學成效比一般教學輔以補充教材的教學方式來的顯著之外,同時也能提昇學童對綠色消費態度的正向積極程度。 三、進行綠色消費教學後,在綠色消費行為的表現上,最佳的是資源回收並循環再製利用,其次是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並節約資源,第三是重複使用(Reuse),第四是拒用不環保的產品(Refuse)。根據統計結果分析,進行教學後在綠色消費行為上,實有顯著的改善。 四、進行綠色消費教學後,統計結果顯示,不論是學童或其家人,在綠色消費的執行上,都有顯著的進步,尤其以學童在學校的執行率進步最多。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在綠色消費的推行上,學校教育確實是一大重要環節,經過研究者設計之課程教學後,學童不論在綠色消費的認知、態度與行為上,皆有顯著的進步與改善。然而學校課程礙於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綠色消費教學大多停留於觀念的形成的階段,缺乏觀念的演練與養成之課程,建議教育行政機關能夠給予更多資源與空間,支持教師們進行相關的課程,讓孩子的綠色消費學習更全面。也建議教師宜採用「小而美」的教學任務來讓學生探索解決。期待可藉由學校教育改變學童及其家人,並進而達到改善社會大眾的綠色消費認知、態度與行為的目標。

並列摘要


*

並列關鍵字

Reduse Recycle Reuse Refuse

參考文獻


王萍霜,<國民小學教科書消費者教育內涵分析之研究>。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李佳容,<運用網際網路促進國小高年級學生綠色消費行為之介入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林玉貴,<青少年及青年食品綠色消費認知、態度及行為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黃雅琪,<探討環保態度對綠色消費決策之影響-以節能燈泡為例>。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1。
謝珮珊,<食品綠色消費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縣某高中學生為例>。: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