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各國政府而言,如何確保國民口腔健康水準與提升口腔照護醫療品質是個非常重要的議題,不僅可以減輕個人的痛苦、增加國人的工作效率並優化生活品質之外,還可為國家節省一筆不小的醫療開支。根據WHO的統計,國家如果忽略了初期的口腔健康維護與治療,未來提供之後續醫療費用最高可能將佔總體醫療費用之第四位。由於中國在海峽兩岸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下,對於醫療產業的投資設定開放部分省市進行試點運作並釋出政策面上的優惠措施以鼓勵外資與本國社會資本投入醫療產業的提升計畫。所以本研究以2011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海峽兩岸醫療衛生論壇』的共識結果,針對計畫發展招商的省分條件與台灣牙醫產業投資者的利益進行分析,並深入探討未來可能發生之風險。 由於中國長期缺乏足額的醫療本科畢業生,造成各地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與醫療品質參差不齊的狀況逐步在中國蔓延。所以大陸近年積極放寬外資赴大陸投資醫療產業的各項限制,除了希望可以舒緩公務營運補助的壓力外,同時也希望可以引進西方各項高水平的醫療技術與服務體系架構,而各省市也提出自身的優惠政策來吸引外資進駐。在此一開放氛圍之下,與台灣最有關係的是2010年9月12日生效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開啟兩岸交流的大門,並於2010年12月於重慶召開的『第六次江陳會』決定開放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福建省與廣東省五省市成為台灣醫療產業赴大陸進行獨資或是中外合資合作的主要試點都市。近期並在2011年5月31日至6月1日於江蘇省南京市召開『ECFA五省市醫療衛生投資論壇』說明未來協議實際執行之方向,另外還有河南省、海南省、四川省與雲南省四省也一併參與討論。本文詳細記載出席各省市未來之衛生規劃與投資上的需求與優惠。 本研究分析外資投資的各類經濟學理論,採用最適合兩岸共同發展之不完全競爭市場中的『折衷理論』並融合『區域理論』的區域優勢考慮要件。利用S.M.A.R.T.簡單多屬性分析技術去擷取適合前往大陸投資牙醫診所的各項經濟文化等官方統計指標,並區分為市場因素、成本因素、投資環境、貿易障礙與其他因素等五大面向(十項指標)來探討參與發展的各省市之投資環境與稅賦優劣、執業資格取得的問題,以及資金募集時可能會遇到的阻礙及陷阱等方面進行簡單權重分析法。 另外本研究也針對牙醫產業建置時所需之各項成本投資要件,如購買的面積與地點、租賃費用、室內裝修費用、國稅與地方稅等的醫療設備費用與每月經常性開銷與人事費用等環節進行模擬並提供讀者參考。 中國在這次開放進程中所希望的是吸引二、三級以上、投資下限為2,000萬人民幣的經濟投資規模的醫院進駐,對於台灣牙醫企業擅長以500萬人民幣投資規模的單一診所機構且多家進行區域聯營的模式並不相同。根據分析結果,在九個參與會議的省市中,最適合台灣前往投資的省市依序為雲南省、四川省與福建省。若只針對開放試點的五個省市進行投資排序則為福建省、江蘇省、廣東省、海南省與上海市。由於大陸官方發佈之公開資料並未涵蓋牙醫產業各項相關統計數據,所以本研究限制在於無法取得牙醫實際資料進行分析,僅能針對總體西醫醫療環境進行評估。但台灣有計劃地長期發展牙醫產業所獲得的優質醫療品質與內部管理經驗,與其他國家相比之下,的確奠定了台灣赴大陸投資牙醫產業的勝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