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8.67
  • 學位論文

AMOLED 產業競爭力分析:以三公司為例。

The Competition Analysis of AMOLED Industry : Three Case Studies.

指導教授 : 林博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AMOLED 由於色彩鮮豔、輕薄、自發光、具有軟性顯示器的潛力,因 此被譽為次世代夢幻顯示器技術,然而由於初期技術的不成熟,導致良率過低、成本高居不下,因而在2006 年全球眾多廠商紛紛宣布退出研發,使的這個產業一夕之間被打入了冷宮。然而由於三星集團想要發展自我顯示技術的心態下,逆向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研發,終於克服AMOLED 量產的技術問題,同時也因為AMOLED 面板的加持,使的三星所推出的智慧型手機更具有質感與時尚感,因而在智慧型手機的全球市佔率攀升至第四名,打敗了HTC。然而目前只有三星行動顯示公司有能力量產出貨AMOLED 面板,由於AMOLED 面板供不應求,因此造成全球手機廠商極欲尋找其他面板供應來源。友達光電於2005 年便有量產過AMOLED 面板的經驗,而由於當時技術不成熟、良率過低,成本居高不下,因而黯然解散研究團隊,但是2007 年底SONY 正式販售AMOLED 電視 XEL-1,正式宣告AMOLED 技術的成熟與量產的可能,因此友達光電重組AMOLED研發團隊,期望能趕上AMOLED 需求熱潮,與韓國兩大面板廠共同搶奪AMOLED 市場。而身為全球最大面板市場的中國,亦察覺中國廠商在AMOLED 顯示器技術方面的缺乏,因此於863 計畫、十五計畫、十一五計畫皆投入資源輔導中國廠商逐步建立自主技術,並成立高新技術園區進行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廠商投資。 本論文期望能透過國家政策、技術發展、市場需求三方面進行分析全球最成功的AMOLED面板廠-三星行動顯示公司,探究其公司發展MOLED 成功的原因,並對照友達光電與中國C 公司目前的發展策略與現況,期望能提供後進者發展策略與可行性的參考。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AMOLED Samsung Mobile Display AUO

參考文獻


10. 徐奕斐,2008,中國LOED 產業剖析,拓墣產業研究所。
26. 林麟,2009,中國面板產業2009 年回顧與2010 年展望,拓墣產業研究所。
35. 李秋緯,2010,友逹集團布局策略-短期資源集中、長期多角化,拓墣產業研究所。
37. 李秋緯,2010,新奇美集團策略分析,拓墣產業研究所。
39. 楊勝帆,2010,2010 年Sumsung 投資策略剖析,拓墣產業研究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