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8.82
  • 學位論文

低密度砷化銦與砷化銦鎵量子點之研製與特性探討

Investig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ow Density InAs and InGaAs Quantum Dots

指導教授 : 吳孟奇

摘要


本論文主旨在於探討自構式砷化銦及砷化鎵銦量子點的表面及發光特性,其主要研究內容嘗試調變不同的磊晶參數及磊晶方式,來達到降低量子點密度的目的,實驗中我們主要使用原子力顯微鏡、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光激發螢光光譜、微光激發螢光光譜和光譜響應量測來分析量子點的表面及發光特性,原子力顯微鏡可分析未加覆蓋之量子點的形狀、大小、高度及密度,而對於埋入式量子點及其底下之潤濕層特性則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兩者間的依存關係,另外就量子點的光激發螢光光譜,可研究量子點的零維度特性、填態效應、載子動態行為及溫度效應對載子分佈的影響,亦可用來研究熱處理後的量子點侷限能階。尤有甚者,微光激發螢光光譜除了縮小樣品被激發的面積,藉以提高激發能量密度以解析出量子點內所有能階,對於低密度量子點樣品,更能進一步研究單一量子點特性以及在極低溫下單光子發射特性。而光譜響應量測對一般紅外線偵測器而言,更是直接獲知偵測器操作頻段的有效工具。 論文的第一部份,我們介紹一般最常使用之『史傳斯基-克拉斯担諾夫』磊晶模式(以下簡稱SK磊晶模式)以及使用分子束磊晶法配合三維成長來長成量子點。在成長低密度量子點之前,先成長標準之SK磊晶模式之量子點樣品,藉由調變磊晶參數如成長速率及溫度,來觀察對形成之量子點結構及光電特性的影響。在改變磊晶溫度的實驗中,我們發現量子點形成後,不適當的降溫步驟會使得量子點出現大小明顯不同的兩個群體,體積較大的量子點和缺陷有關,並會造成樣品發光效率的降低,過高的磊晶溫度會使該效應更加嚴重。而改變磊晶速率的實驗中,光激發螢光強度對量測溫度的非線性變化可能是因為量子點中基態的填態效應減小所造成。 論文的第二部份,我們使用不同的方法期望能降低量子點密度,首先我們使用『後成長退火』的方式來形成砷化銦量子點,藉由後成長退火的步驟,使低於臨界厚度的潤濕層也能出現高品質量子點,實驗中我們改變退火時間及溫度,樣品分析的結果顯示,最佳退火時間及溫度分別為60秒和515℃。而成長低密度砷化鎵銦量子點的研究中,我們選擇最簡單的方式-降低磊晶速率,結果顯示當速率降低至0.054微米/小時左右,形成的自構式量子點會沿著晶向[110]逐漸排列成一維的量子點陣列,磊晶速率越低,一維陣列越明顯,之前文獻的研究結果,從未觀察到此一現象,我們研判這是因為低磊晶速率下,各向異性的銦和鎵原子遷移速率差異較明顯所致,然而伴隨著一維量子點陣列的出現,量子點發光效率逐漸降低,可能與缺陷的形成有關,另外從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照片我們也發現出現一維量子點陣列的樣品其潤濕層厚度較薄,這樣的結果證明了我們對銦原子去吸附效應的假設。 最後,我們使用標準的SK磊晶模式自構式砷化銦量子點技術,製作出量子點紅外線偵測器,元件結構中包含三十層的量子點活化層,由微光激發螢光光譜的結果,潤濕層訊號微弱,我們以為原因在於相鄰量子點之距離小於載子之平均自由路徑,而使熱活化的載子從量子點脫出後極易再被相鄰之量子點所捕捉,造成電子不易從潤濕層之位能陷阱中躍遷並與電洞復合而放射螢光。從元件的光譜響應顯示,元件可操作於高溫220℃,主要的響應區域發生在波長為5.5微米附近,對此,高溫操作的機制在於從激發態回到基態的載子具有較長的載子鬆弛時間,因而允許載子有較大的機率可從量子點位能陷阱中脫出,而形成量測到的光電流。另外在低溫下的微光激發螢光光譜中,量子點與潤濕層的訊號能量差,恰與光譜響應所顯示之偵測區域一致,因此我們認為可以直接使用光激發螢光光譜的結果,來預測元件的偵測區域,如此可以避免在元件最佳化過程中,重複繁複的製程步驟以節省元件研發時間。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quantum dot InAs InGaA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