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93.207
  • 學位論文

中孔洞二氧化矽及其官能化金屬複合奈米結構於混合陽離子型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稀釋溶液下的鹼性合成與其催化應用

Pure Silica, Organic Functionalized and Metal-Containing Mesoporous Nanostructures: Alkaline Synthesis in Dilute Solutions of Mixed Cationic & Nonionic Surfactants and Their Catalytic Applications

指導教授 : 楊家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旨在利用動力學調控策略,於鹼性、稀釋濃度下,以混合陽離子型、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合成具有新穎結構與形貌的中 孔洞二氧化矽奈米顆粒及其功能化材料。並將之應用於藥物輸送與 異相催化等相關領域。 第一部份以陽離子型、非離子形界面活性劑的微胞堆積參數做調控。其中,利用苄基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銨 (benzylcet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以及二乙二醇單十六醚 (diethylene glycol hexadecyl ether),可ㄧ步驟合成出殼層兼具 Ia3d 結 構有序性以及近乎單層單位晶胞厚度的中孔洞空心二氧化矽奈米顆 粒。該新穎中孔洞材料,MMT-2,由於具有極高附載量與在緩衝液 中展現獨特、有效降解方式,非常適合應用於藥物輸送等相關生醫領域中。 第二部份則是將將此混合、稀釋界面活性劑之系統延伸至有機官能化二氧化矽材料的製備。其中,利用含氯烷官能基之有機矽烷前趨物,在特定合成條件下,可以製備得到兼具同軸心的螺旋、直 通型孔道之奈米纖維狀顆粒此一新穎中孔洞二氧化矽材料。並進一 步發現,該有機官能基的分布主要集中於纖維狀顆粒中央部位,亦即直通型孔道為主的孔道表面。利用此一特性製備而得的極短螺距(~3-5 nm)之螺旋白金-鈷合金奈米線、與具有相同直徑的直通型奈米線,在磁性的表現上展現了非常有趣且特別的差異(geometry- dependent magnetism)。也是文獻中首次可以利用硬模板,簡便且成 功製備連續、大量的白金-鈷合金奈米線,並且觀察到此一新穎物理現象。 第三部份則利用了 pH 值驟降法(pH-jump method)…成功開發了具有大量空穴、然而保有極高縮合程度的中孔洞二氧化矽奈米材料。此材料具備很高的比表面積、很好的質傳以及水熱穩定性,因此該材料預期很適合應用於異相催化觸媒的載體等相關應用。 第四部份則是利用前述 pH 值驟降法並且以氨錯離子作為前趨物,成功的以一步驟合成法開發了含過渡金屬之中孔洞二氧化矽材料。進一步鑑定分析發現,金屬物種極為分散的鑲嵌於孔洞表面,即使經過高溫煅燒、酸性萃取等後處理,仍能維持其分散性,沒有溶解、聚集等現象發生。該觸媒材料進一步應用於使用氧氣做為氧化劑的丙烯選擇性氧化反應上,展現了極好的催化效果。

參考文獻


(1) Linares, N.; Serrano, E.; Rico, M.; Mariana Balu, A.; Losada, E.; Luque, R.; Garcia-Martinez, J.: Incorporation of chemical functionalities in the framework of mesoporous silica. Chem. Commun. 2011, 47, 9024-9035.
(2) Taguchi, A.; Schüth, F.: Ordered mesoporous materials in catalysis. Micropor. Mesopor. Mater. 2005, 77, 1-45.
(3) Vivero-Escoto, J. L.; Slowing, I. I.; Trewyn, B. G.; Lin, V. S. Y.: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for intracellular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mall 2010, 6, 1952-1967.
(4) Wu, S.-H.; Mou, C.-Y.; Lin, H.-P.: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Chem. Soc. Rev. 2013, 42, 3862-3875.
(5) Ying, J. Y.; Mehnert, C. P.; Wong, M. 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supramolecular-templated mesoporous materials. Angew. Chem. Int. Ed. 1999, 38, 56-7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