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渣打銀行正式與新竹商業銀行合併,同時也宣告成為國內第一起外資與本國銀行的合併案。至今外商銀行與本國銀行合併案仍持續不斷地發展進行著。 本研究從五個構面(經營能力、獲利能力、成長率、營運規模與財務結構),涵蓋十六個指標(存放比率、逾放比率、總資產週轉率、員工平均獲利、股東權益報酬率、資產報酬率、純益率、每股盈餘、資產成長率、獲利成長率、資產市占率、淨值市占率、存款市占率、放款市占率、負債佔總資產比率與固定資產佔股東權益比率),以財務比率分析渣打銀行購併新竹國際商業銀行與花旗銀行購併華僑商業銀行後之綜效。 研究結果發現,若排除個案銀行在特定年度受外在之經濟層面因素,包括央行降息與全球金融風暴、特殊事件之影響,外商銀行購併本國銀行所帶來的利潤與收益表現是正向的,購併後在資產品質上逐漸獲得改善,銀行流動性風險降低,資產成長率、獲利成長率、市占率與償債能力均有所改善與提升,財務結構健全,資金週轉壓力小外。另外,因購置固定資產所需資金全都來自股東的特性,公司經營日益穩健。惟總資產週轉率在合併後較無明顯變化,而員工平均獲利則受個案銀行獲利表現影響。 關鍵字:購併、綜效、外商銀行、財務比率、經營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