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73.112
  • 學位論文

維摩詰菩薩般若波羅蜜教學之研究

指導教授 : 蔡耀明 林聰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維摩詰所說經》不但是一本影響深遠的經典,並且其於形式及內容上皆有特殊之處。在形式上,這部經典最主要的說法者並非釋尊,而是外顯居士內隱菩薩的維摩詰;內容上,文本中呈現了菩薩教學方面的豐富資料。因此,本文針對《維摩詰所說經》,以維摩詰的教學活動為主要研究內容,探析他如何因應眾多不同生命經歷、修學取向的修行者,開展出他靈活巧妙的教學歷程。 首先,本文從經文本身出發,探討維摩詰的教學內涵,由義理的開展及修行法門的實踐方面,論述維摩詰如何帶領眾生於修學境界上層層轉進。其次,本文針對維摩詰的教學活動,透過對其種種教示行為的剖析,來探論其生命實踐背後貫徹的超越智慧。復次,本文將《維摩詰經》放在佛法教學的脈絡中探討,以處理菩薩教學在開展己身特色與傳承佛陀教法之間的巧妙平衡,並藉此回應學界對《維摩詰所說經》諸如維摩詰教法和釋尊不同、但說深法、對聲聞乘者多所訶斥、專對天乘修學者說法等意見。 論文中以教學為核心來探討菩薩行,主要是強調出透過教學活動的開展,菩薩與眾生形成關聯,並且此關聯非構築在他者救度的基礎上,而是雙方藉由教授活動的形成,產生自他增上的良好互動,由彼此影響帶動自力的修學打造,使教學者與受教者在修學境界上俱能提升。因此,本文在探討維摩詰的教學活動時,以般若波羅蜜為軸線,去貫穿教學者本身的生命實踐、教學與修學的動態切換,以及教學者對修學者所施設的種種教法,展現教╱授活動的靈動性。此外,亦顯示出教學者與受教者雙方皆能由智慧為導,在修學境界上不斷提升的理則。最後,經由般若波羅蜜的主題貫串,論證出諸修學法門無固定不變的自性存在,由智慧的開展可開啟生命轉化的契機,來會通佛陀施設的車乘教學以及義理,並從此突顯出維摩詰教法在繼承與開展上的特色所在。

參考文獻


4、聖嚴法師著,《維摩經六講》,(台北市: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55、方立天著,《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市:桂冠圖書出版,1990年)。
62、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學生出版社,1989年)。
65、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台北市:文史哲出版,1993年)
2、許宗興,〈《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三階論」詮釋架構的商榷〉,《華梵人文學報》創刊號,(2003年7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