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39.22
  • 學位論文

以四階段不降溫方式在矽(111)上成長高指向立方碳化矽之研究

Growth of Highly Oriented 3C-SiC on Si(111) using the four-step non-cooling process

指導教授 : 黃振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碳化矽(SiC)具有高熔點、高能量帶間隙、高電子飽和遷移速度以及絕佳的崩潰電場強度等物理性質。因此,在高溫及高電壓環境下應用,遠比傳統矽功率元件優異。碳化矽基材上沉積碳化矽目前廣被商業應用,製程溫度(1600 oC以上)及設備成本甚高。為了降低成本,在矽基板上沉積碳化矽是目前市場趨勢。 本研究利用射頻感應加熱化學氣相沉積系統(RF-CVD),以氫氣為載流氣體,矽甲烷和丙烷為反應氣體,使用四階段不降溫成長法,在斜切1.5o的Si(111)基材上沉積高指向性立方晶型碳化矽,並探討階段中不同參數對薄膜性質的影響。四階段不降溫成長法分為清潔表面,碳化層成長,碳化層退火,薄膜成長四個階段。首先,通入氫氣,升溫至攝氏900oC,清潔試片表面,去除原生氧化層;接著進行第二階段碳化層成長,通入丙烷快速升溫至1250 oC,使之裂解並覆蓋在試片表面,與表面矽原子形成碳化矽緩衝層;第三階段碳化層退火,於氫氣氣氛下升溫至1350 oC維持一段反應時間,使多餘的碳形成碳化矽;第四階段薄膜成長,通入固定比例的丙烷和矽甲烷,在1395oC進行薄膜成長。碳化矽薄膜的品質關鍵在於碳化層成長及碳化層退火步驟的調整,研究中,以XRD、SEM、XPS、AFM、TEM等分析儀器探知此二步驟扮演之角色及對薄膜成長之影響。終於,成功地異質成長高指向性立方晶型碳化矽(3C-SiC)薄膜。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SiC non-cooling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參考文獻


[50] NDL, 半導體設備見習, National Nano Device Laboratories (2006).
[1] S. Nishino, J.A. Powell, H.A. Will, Appl. Phys. Lett. 42 (1983) 460.
[2] A.J. Steckl, J.P. Li, IEEE Trans. Electron Devices 39 (1992) 64.
[4] C. Yuan, A.J. Steckl, M.J. Loboda, Appl. Phys. Lett. 64 (1994) 3000.
[6] W.Y. Chen, C.C. Chen, J. Hwang, C.F. Huang, Cryst. Growth & Des. 9 (2009) 261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