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08.184
  • 學位論文

具巢狀區塊結構實驗的平均與變異模型之建構法

Building Location and Dispersion Models for Experiments with Nested Plot Structure

指導教授 : 鄭少為

摘要


對具有重複點的實驗,我們除可探討解釋變數如何影響反應變數的平均結構,亦可探討前者如何影響後者的變異結構;若重複點是由干擾因子的水準改變下所觀測獲得的, 則為穩健參數設計。但傳統的實驗設計中,所探討的變異結構,只考慮所有重複點所造成的總變異;而傳統的穩健參數設計中,也只考慮所有干擾因子所造成的總變異。然而, 在具有區塊結構的實驗中,總變異可能是由不同區塊因子所造成的,使用傳統的穩健參數設計,無法區分不同區塊因子所造成的變異,亦無法了解這些變異是如何受解釋變數的影響, 故可能會喪失一些關於變異的資訊。本研究以具有巢狀區塊結構的多階層實驗為對象,改進傳統穩健參數設計中的平均-變異法與反應建模法, 對反應值建立平均模型,以及對各個區塊因子所造成的變異建立模型。在新版本的平均-變異法中,對控制因子不同的水準組合, 利用巢狀隨機模型描述區塊因子之效應,並估計出各個區塊因子所造成變異之大小,進而對各個區塊因子建立變異模型;而在新版本的反應建模法中, 首先我們將控制與區塊因子皆視為獨立變數,並將其對反應變數建立反應模型,接著將反應模型中的區塊因子視為隨機變數, 並適當地對其做運算,以建立各個區塊因子的變異模型。此外,針對具有巢狀區塊結構的多階層實驗,其處理結構中除有控制因子外,亦具有干擾因子之實驗, 對此我們提出兩階段建模策略,來建立各個區塊因子的變異模型,及干擾因子的變異模型。最後,可以藉由調整平均模型中控制因子之水準,使平均反應值達到目標值; 也可藉由調整各個變異模型中控制因子之水準,使各個區塊因子與干擾因子所造成的變異,盡可能的降低。

參考文獻


Bailey, R. A. (2008), Design of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Cambridge University
Chen, Y. T. (2008), Analyzing Dispersion Effects for Multi-Stratum Experiments,
M.S. Thesis.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Effective Method for Improv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T & T Techmical
Montgomery, D. C. (2005),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s (6th ed.),

被引用紀錄


Huang, F. Y. J. (2015). 錸-188標誌奈米微脂體於大鼠腦神經膠質腫瘤之診療評估 [doctoral dissertation,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doi.org/10.6843/NTHU.2015.0026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