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利用雙磁光陷阱的系統來實現玻色-愛因斯坦凝結體,把原子用一道雷射光將原子推送到更高真空的磁陷阱中降溫,一開始我們先壓縮磁陷阱(Compress MOT,CMOT)提高原子的中心密度,再利用6道雷射光將原子降溫至數十μK左右,接著載入磁陷阱中,壓縮磁陷阱使原子碰撞率增加,提高降溫效率,再來降低磁陷阱位能,使高溫原子脫離磁陷阱,之後再利用微波進行蒸發式降溫,此時原子溫度降低到大約0.5μK,觀察到原子分佈呈現雙高斯分佈,之後我們再調整一些實驗的參數來觀察對凝聚體的影響。 第一章是在簡介玻色-愛因斯坦凝結體的一些歷史,第二章說明我們實驗的系統架設,以及如何做到玻色-愛因斯坦凝結體,第三章說明我們在測量原子數的溫度與數量所採用的原理與方法,我們利用吸收影像法來量測原子的數量,用飛行時間法來測量原子團的溫度,進而可以得知此時原子團的相空間密度、中心密度,這對我們做到玻色-愛因斯坦凝結體有很大的幫助。第四章則是測量純BEC在不同磁場梯度(171G/cm與34.2G/cm)下的lifetime以及發生相變點的溫度(TC),接著改變實驗的一些參數,例如2nd MOT原子、偏極梯度冷卻後的溫度、載入光作用的時間、RF功率的大小、原子在磁陷阱中lifetime的長短,2個MOT雷射光強等,以便我們了解這些參數對BEC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