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21.55
  • 學位論文

長官公署為何失敗? 以1945-1947年的糧食政策為例

指導教授 : 吳介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台灣歷經五十年日本殖民政府的統治,在資本主義化的過程之中,國家與社會部門漸次建立一個以「數字化管理」為中介的政策協商工具,這項歷史遺產延續到戰後。長期以來,台灣的米作具有兩層意義:一是作為商品的米,米作是本地資本累積中最重要的生產工具,同時也是本地資本最重要的再生產的手段。此外,米作是維生作物。米同時兼具商品與維生作物這兩個意義,也在米荒之中,因糧價高漲形成農業部門與非農業部門的矛盾,使「地方自保」與「尋租自利」這兩股不同的社會力直接衝突。陳儀宣稱實行「國家資本主義」,限制本地資本的發展,長官公署在米荒的社會危機中介入了糧食價格調節,意圖強行再分配,進一步威脅本地資本的生存。同時,米荒的發生形成地方自保的阻運行動,長官公署誤判「地方自保」的阻運為「經濟尋租」的囤積,統制經濟使得尋租與自保這兩種不同的行動者無從分辨。在矛盾的糧食價格政策下,社會整個朝向尋租自利。面對社會權力低落所造成無法治理的社會危機,國家只得以軍事權力介入了這兩次「米荒」。顯然,長官公署的政策並未能以政治、經濟權力說服民間社會部門。

參考文獻


劉進慶,1995,《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臺灣金融之研究》(第一冊),台北:臺灣銀行。
臺灣省政府財政廳,1949,《公產處理》,台北市。
Mises, Ludwig von, 1976, 夏道平譯,《人的行為》,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柯志明、Mark Seldem, 1988, <原始積累、平等與工業化—以社會主義中國與資本主義台灣為案例之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 pp11-4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