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磁過濾模式陰極真空電弧法製備Al0.5CoCrCu1.5FeNi高熵合金薄膜,探討不同製程參數對於薄膜結構、成份以及機械性質的影響。此外,也探討不同製程條件對於膜中大顆粒密度的影響,並對大顆粒在磁過濾管中的行進機制進行討論。 實驗結果發現,隨著過濾管磁場增加,鍍膜速率明顯得到提升,薄膜中的氮含量亦上升,歸因於磁場增加有助於電漿離子濃度及能量的提升;在增加氮氣流率下,鍍膜速率有先升後降的趨勢,歸因於初期靶材的毒化不明顯,氮含量亦增加,在RN = 20%時僅趨於飽和值25 at.%,是因為只有Al、Cr與氮強鍵結,薄膜由FCC結構轉為非晶,則因為小原子氮的增加促進非晶化。在增加基板偏壓中,鍍膜速率有先升後降的趨勢,是因為電漿離子有更強的吸引力及更強再濺射效應的消長,薄膜由非晶逐漸轉為FCC結構,是因為偏壓下原子的移動率增加,由於偏壓使緻密度提升,殘留壓應力與硬度也得到提升,偏壓在-150 V呈最大硬度值12 GPa。在減少工作壓力下,因與氣體分子的碰撞減少,鍍膜速率有上升趨勢,而薄膜由單一FCC結構轉變為兩個FCC結構,富Cu及缺Cu相。 在不同製程條件下探討薄膜中大顆粒密度的影響,發現使用銅箔擋板或不鏽鋼網貼覆管壁皆無法降低顆粒密度,而在使用鋁箔紙縮減過濾管截面積時,可以明顯降低顆粒密度,使薄膜表面平整性得到改善。 由於未施加磁場,基板不產生鍍膜及大顆粒,而施加磁場,可增加電漿濃度,進而增加膜厚及大顆粒密度,又大顆粒密度分佈與電漿濃度分佈類似,因此顆粒在磁過濾管中主要採電漿乘載方式,因電漿離子的碰撞提供顆粒行進的動量,使顆粒隨著電漿到達過濾管出口並共沈積於基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