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一種普遍存在環境中的化合物,其分佈的範圍包括大氣、土壤、水體及其底泥、落塵、石油以及植物體內,並且被視為重要的環境污染物。PAHs具有穩定不易分解的化學穩定性,在環境中具有較長的半衰期。因此,PAHs的生物累積現象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某些PAHs,如Benzo(a)pyrene及Benz(a)anthracene等經證實具有致癌性及致基因突變性。基於上述的原因,已有為數不少的文獻針對環境中之PAHs進行研究。而藉由PAHs的親脂性,我們可在植物中找到PAHs,進而利用植物作為PAHs的環境監測器、儲存場所,甚至作為PAHs生物復育的載體,特別是具有大表面積的植物葉部相當具有潛力。 為了瞭解植物葉中PAHs累積的情形,進而提供以植物儲存PAHs的參考,本研究針對榕樹葉中的脂質及PAHs的含量進行分析研究,以瞭解榕樹葉中脂質與PAHs的相關性。 本研究利用超音波震盪萃取採樣樣本,並以HPLC/Fluorescence分析其中之PAHs化合物,所得之結果以Acetonitrile萃取之校園內採樣點之平均總PAHs濃度為0.1250 μg/g,以2,3環PAHs的比例為最高,道路旁採樣點之平均總PAHs濃度為0.1913 μg/g,以4環PAHs的比例為最高。以Dichloromethane萃取之校園內採樣點之平均總PAHs濃度為0.1603 μg/g,以2,3環PAHs的比例為最高,道路旁採樣點之平均總PAHs濃度為0.1009 μg/g,以4環PAHs的比例為最高。 比較葉中脂質與PAHs含量之相關性,以Acetonitrile萃取所得之PAHs濃度均與葉中脂質呈現低度負相關,而以Dichloromethane萃取之樣本,在校園採樣點所得之PAHs濃度與葉中脂質呈低度正相關。榕樹葉中脂質與PAHs濃度之相關性皆不明顯,此結果與文獻比較過後推測應為榕樹葉中之脂質變化幅度不足以顯示其與PAHs濃度之相關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