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25.171
  • 學位論文

肅雝顯相-- 從《詩經》編纂問題論其文本特性

指導教授 : 簡良如

摘要


本文以探討《詩經》編纂問題背後之意義為核心,作為對編纂問題之分析及反省,並不以擇定是非為要,而以呈現論此問題之意義為主。《詩經》編纂問題可分成兩大類組--采《詩》、獻《詩》與孔子刪《詩》,正文以此兩大類組為主幹,分為三章。首先,藉由整理正反理據之流變,展示歷來論《詩經》編纂問題之概況;其中觀察到的特點為本文討論之基石,三、四章之正文即由此展開。三章,論采《詩經》、獻《詩》呈現的問題,分為《詩》與樂、《詩》與人民情感、《詩》與為政所需三節,視角由人心之至根本始,逐步推展至個體人倫及人類共體,由此觀察采《詩》、獻《詩》說法背後意義及《詩經》自身特性。四章,論孔子刪《詩》呈現的問題,檢視《詩經》中之「樂」所指涉之層面與境界,以及《論語》中「正」之靜態的歸向動態的過程,以探尋「樂正」的可能意涵;章末則略比孔子與司馬遷面對心中肯認正道之異別。末章結論,撮要各章大要。人心之所向為何,人就如合而為。雖歷來論《詩經》編纂問題繁多,然終不出期望見人能嘉善懿美之可能,此與《詩經》作者透過自身之隱退而顯相人心志之美善相比,層次相異而本衷實同。

關鍵字

《詩經》 編纂 采詩 獻詩 孔子刪詩

參考文獻


〔宋〕蘇轍:《詩集傳》,江蘇: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
林慶彰:《詩經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1983。
季旭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讀本》,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3。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台灣學生,1982。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被引用紀錄


吳芳碩(2013)。人類存在之道—— 《孟子.滕文公下》「一治一亂」章闡析〔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3.0008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