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97.198
  • 學位論文

PLGA多孔微粒披覆微脂體雙組成之多功能藥物傳遞系統

Extracellular and Intracellular Drug Delivery Systems Composed of Porous PLGA Microspheres Covered with Liposomes

指導教授 : 宋信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臨床上,癌症治療除了以抗癌藥物直接造成癌組織的死亡之外,常同時搭配血管新生抑制劑,阻斷患部的血管新生,避免殘餘的癌組織持續獲取營養繼續成長以及可能發生的轉移。傳統上,PLGA藥物載體大多應用於長效釋放,其釋放機制主要為PLGA微粒水解後的藥物釋放,其於癌症的治療上,常被質疑可能造成患部藥物濃度不足的疑慮。本研究以治療癌症為模擬應用目標,利用雙乳化方法製備出表面具有奈米級孔洞的PLGA微球,其上披覆能與細胞快速融合的微脂體,提出一可兩階段控制釋放系統: 微脂體進行細胞融合快速於胞內釋放第一階段抗癌藥物,PLGA多孔微球則於其後進行第二階段胞外釋放藥物。   實驗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利用雙乳化方法製備出PLGA多孔微粒,探討不同濃度PBS對於PLGA微粒表面孔洞形態的影響,找出最適化的參數。第二部分則是檢驗不同孔洞大小的PLGA微粒以及表面披覆有微脂體的微粒,放置於模擬體內環境的PBS緩衝液下,探討包覆於PLGA多孔微粒其中的Hoechst釋放情形;同時也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披覆微脂體後微粒表面形態的改變。第三部份是以人類纖維肉瘤細胞(HT1080)做為細胞測試的模型,將披覆微脂體的PLGA微粒與細胞共培養後,利用螢光顯微鏡觀察細胞膜與細胞核是否會分別呈現出綠色螢光及紅色螢光以驗證微脂體與細胞膜融合並且釋放藥物Doxorubicin,並觀察帶有螢光染劑(DiD)的PLGA多孔微粒是否可避免被細胞吞食停留在細胞外釋放第二種藥物。由以上三部分的實驗可驗證我們所製備的微脂體能夠迅速與細胞膜融合於胞內釋放第一種藥物,而PLGA多孔微粒則可以避免被細胞吞噬在胞外釋放第二種藥物。藉由此二階段藥物釋放劑型,可使抗癌藥物Doxorubicin迅速於胞內釋放毒殺癌細胞,再於胞外緩慢釋放作用期較長之抑制血管新生藥物,加強前者的療效,而改善、提高癌症之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22] 黃堯焜. 溶媒添加對擠壓成形法製備微脂體包覆藥物之影響與評估: 元智大學; 2008.
[2] Prausnitz MR. Microneedles for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Adv Drug Deliv Rev. 2004;56:581-7.
[3] Park JH, Allen MG, Prausnitz MR. Biodegradable polymer microneedles: Fabrication, mechanics an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J Control Release. 2005;104:51-66.
[4] 黃培傑. 具酸鹼敏感性可快速釋放藥物之載體系統: 國立清華大學; 2010.
[5] Uhrich KE, Cannizzaro SM, Langer RS, Shakesheff KM. Polymeric systems for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Chemical reviews. 1999;99:3181-9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