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63.58
  • 學位論文

由南越國看西漢南方統治的轉變

Nanyue Kingdo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uth Areas of Western Han Dynasty

指導教授 : 閻鴻中 賴瑞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提要 過去對於南越國的研究,都是以漢朝中央與南越國的關係為討論中心。本文將南越國放入當時江淮以南地區整體的政治形勢加以考察,關注南越國、漢朝中央與南方諸侯國三方的態度和互動。 各章依照時間先後順序,分析不同時期南方政治形勢和漢朝統治政策的演變。第二章討論漢高祖建國時期,對南北邊防的安排佈署,指出漢初對於南方地區形成內外兩層的統治格局。第三章討論呂后與文景時期南越國與漢朝的關係,指出南方諸侯國在其間扮演重要的角色;並針對南越反叛以及南方諸侯國在七國之亂前後的變化,來觀察漢朝的應變措施。第四章討論漢武帝即位以後,推動朝內風氣的改變,;以及在多種主客觀因素的作用下,南方地區逐步納入漢朝版圖、貫徹郡縣制度的過程。 漢朝建立之前,嶺南地區已經由原秦朝官吏趙佗建立南越國,成為獨立王國。漢朝初年,受現實環境的牽制,對於境外的南越和閩越的態度相當消極,境內的南方諸侯國也有高度的獨立地位。但是,無論諸侯王或是南方諸國,皆與漢朝中央維持上下名分的關係。南越國在南方諸國中最為強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代表性。 文帝、景帝時,漢朝中央對於南方地區的境內的諸侯國和境外諸國,採取不同的統治方式,三方力量彼此間也存有相當複雜的關係。介於漢朝中央和南方諸侯國的諸侯王,往往希望凸顯自己為漢朝守邊的功能,而激化與南越等南方諸國的緊張。南方諸國則往往設法與漢帝直接交涉,來保障本身的安全。在七國之亂後,南方諸侯國失去獨立地位,使得三方關係轉變成雙邊關係,由漢朝中央直接面對南方諸國。 漢武帝一改之前放任南方諸國的態度,開始介入南方諸國的內政。首先與南越國建立質子制度,藉此控制其王位繼承,使南越國逐漸喪失原本的獨立性;武帝對於閩越也介入了統治人選的爭議。等到對匈奴戰爭告一段落後,有了充分的力量可以收服南方。南越國將太子送入漢朝當質子,漢朝要求太子立與漢女所生之子為太子,才讓其回國登基,使得漢朝力量隨著漢女以外戚的身分進入南越國中。因此南越國中便存在兩股政治力量,一股是由漢朝而來的太子和太后,另一股則是由南越相呂嘉為首的既定勢力。由於太子年幼、且與太后長期留在漢朝,跟南越原本的政治力量早已疏離,因此期望藉助漢朝的力量來保存自身地位。對於入朝一事,太子與太后遭到南越相呂嘉的箝制,漢朝發動大軍南下,採多路併發,南越國終被漢朝所滅。漢朝也順勢滅掉閩越,一統南方。 漢朝對於南越和閩越的處置不同,是因為這兩個地方對於中原文化的吸收和認同是有相當大的落差。嶺南地區從戰國的楚國開始,就開始接觸郡縣制,等到秦朝統一六國後,兩次南征嶺南地區,成功將郡縣制遍及嶺南全境。即使當秦末大亂,趙佗自立南越王時,仍然沿襲郡縣制,因此郡縣制一直都影響嶺南地區,成功的在嶺南地區生根。而閩越則只有在秦朝時,短暫的成為秦朝的郡縣,郡縣化的程度遠較遲緩。漢代對南方的統治形態,仍然是在戰國和秦的基礎上的接續發展而來的。

關鍵字

西漢 南方統治 南越國 南方諸侯國 嶺南

並列摘要


no

並列關鍵字

無資料

參考文獻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
參考書目
史料文獻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