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9.22.135
  • 學位論文

集體的持續或消解:中國農村的城市化之路

Persistence or Decline: The Collectivity of Chinese Villages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

指導教授 : 陳志柔

摘要


隨著中國政府在1958年施行的戶口制度,城鄉之間因雙軌制而壁壘分明,形成中國特有的城鄉二元體制,中國農村因其戶口和產權制度而形成一個以地域、血緣和經濟為核心的集體。自1980年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跟隨著經濟發展的腳步,大量都市近郊的農村被整併入城市,形成所謂的「城中村」,農村的集體性卻仍然存續甚至強化。2000年之後,隨著土地供給緊縮與增減掛鉤政策的出台,政府開始有規劃地開發農村土地,以城鄉統籌試驗區成都市為首,形成一種新的農村城市化模式,以下稱為「成都模式」。 本研究以一個位於成都近郊,剛由農村整編進城市的新型社區作為田野,試圖透過目前居委會的運作和治理來勾勒原農村集體在城市化之後的變遷,試圖觀照在不同脈絡下,成都的農村城市化路徑是否與早期沿海地區相似?城市化後的農村集體性質有何轉變?集體性是持續穩固或消解? 本研究發現,不同於一般的城市居委會,這些原為村委的社區居委會仍保有農村時代所肩負的經濟、政治及社會職能,透過居委會的運作模式,我們可以確認農村集體仍舊存在,但在政府主導的成都模式下,地價是隨著農村的城市化而上漲,轉型之初,並沒足以有足以形成強烈集體性的鉅額租金,而且改制後地方政府相當程度主導了集體資產,加上成都市為強化城市認同而完善的社會福利與強力推行的新市民教育,作者觀察到,因為成功的「地方國家治理」(local state governance),成都模式下的農村並沒有因地價上漲而產生農民收租階級或再集體化的現象,相較於沿海的城中村,因為沒有高額地租,集體性是相對微弱的,而且農村集體在政府的主導下將走向持續弱化的道路。

參考文獻


吳介民 (1998) 中國鄉村快速工業化的制度動力:地方產權體制與非正式私有化。台灣政治學刊3: 3-63
吳介民 (2000) 壓榨人性空間:身份差序與中國式多重剝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39.
吳介民 (2011) 永遠的異鄉客?公民身分差序與中國農民工階級。台灣社會學 21.
劉雅靈 (2009) 中國都市化過程中新興的「農民收租階級」:溫州與無錫「城中村」的轉型路徑、集體抗爭與福利政策。台灣社會學 18: 5-41.
Oi, Jean C. (1999). 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