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16.224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關於元代蒙古人授漢文化影響之研究,學界意見不一,部份學者認為蒙古、色目受漢文化影響不大,如日本學者羽田亨便主張元朝奉行蒙古主義,漢文化在元朝不受尊崇。但有部分學者如傅海波(Herbert Franke)等,同意元朝中後期的帝王對漢文學及藝術有一定的修養。蕭啟慶老師則統合二方說法,提出「多族世人圈」之概念。本文由服飾做為切入點,參考前人研究,整理相關記載、出土文物,藉此觀察元朝的服飾禁令、服飾文化以及對外關係。發現由服飾進行觀察,元代的蒙古文化及漢文化是同時並存,且各有發展,且其發展,未必是文化交流結果。 元代的服飾禁令,非一朝一夕完成,而是隨著時間移轉持續增加規定,並且統治者會使用服飾禁令保護蒙古服飾。 服飾文化上,本文將元代服飾分成蒙古服飾及漢人服飾兩類進行整理,兩類服飾在元朝各有發展,此外,觀察出土實物,可見元代服飾的紋樣受中亞文化影響。 服飾與對外關係的討論,本文舉安南與高麗兩國為例。安南此時期已由內屬關係中獨立,由記載觀察到的穿著品項基本上與元代漢人服飾相似;高麗與元朝結成「甥舅之好」,先後有八位蒙古公主嫁至高麗,蒙古服飾也進入了高麗貴族中。同時,透過高麗的貢女,高麗的服飾也進入元朝。

關鍵字

元代 服飾禁令 安南 高麗

參考文獻


蕭啟慶,《蒙元史新研》,台北: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北京:中華書局,2008。
陳高華、張帆、劉曉,《元代文化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
許倬雲,《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10。
1975〈明初蒙古習俗的遺存〉,《食貨月刊》1975年第五卷第四期。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