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28.70
  • 學位論文

《回回藥方》與伊斯蘭醫藥學知識

指導教授 : 林長寬 賴瑞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在中國歷史上,談到與伊斯蘭世界往來時,學者常以《回回藥方》做為醫藥文化交流的見證,說明在使用香藥、調製藥劑和運用醫學理論等方面皆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然而,自《回回藥方》實質內容觀察,卻令人質疑這樣的說法到底正確與否?因為現存最早的《回回藥方》是以手抄本形式流傳,加上具有中文及阿拉伯文兩種文字,就實用性而言,似乎只有編寫的人能掌握大概內容。即使是資訊發達的今日,能夠佐以使用的資源已較成書當時豐富許多,在語言掌握不足的情況下,卻還是令研究者望之卻步。 為了解答上述疑問,筆者從建置有回回醫事機構的朝代談起,尋找《回回藥方》可能的藏書場域,並推測其成書過程與使用。再者,以《回回藥方》本身的文字訊息起始,解構其書寫格式與編排的內容,重新認識其中的藥方、藥物及治療方法。發現《回回藥方》並非侷限於香藥的使用,更常運用的是日常隨手可得的治病物。另一方面,比對了做為翻譯底本的伊斯蘭醫書,得知在翻譯過程裡,藥方的內容著實被改為漢文表徵,文字敘述也一併呈現了書寫當時的認識方式。 本研究主要透過一本真實存在的書籍資料,以其本身的說法,去觀察一個真確的歷史事實。從解讀《回回藥方》內容,認識元明時代伊斯蘭醫藥學傳播的知識內涵。即伊斯蘭的醫藥學知識藉由翻譯過程,被保留在《回回藥方》中,相對的《回回藥方》也忠實表現了對於外來醫藥學知識的認識方式。即使其可能從未被刊印過,實則具有文獻學上重要的歷史價值。

參考文獻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德毅、李榮村、潘柏澄編,《元人傳記資料索引》,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9-1982。
陳明,《殊方異藥:出土文書與西域醫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台北:聯經,2004。
أبو علي سينا

延伸閱讀